有的時候人們會發現野獸就是他們自己。
面臨求生的本能,所有人都會使出渾身解數。在那一刻他們只想活下去。
清兵和明軍將士在這一點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只不過明軍的信念更為強烈一些。
光復天下,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的信念。
李來亨等夔東諸將都殺瘋了,一波接著一波的攻勢打的趙杵、姜良一頭的包。
強大的攻勢下他們一退再退,最後已經退至總兵府。
李來亨麾下的將士們已經近乎掌控了全城。
亂兵現象是沒有出現的,因為李來亨約束軍紀約束的很嚴,但凡出現騷擾百姓的情況,一定會將犯事的亂兵正法。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結果這些困守在總兵府中的清兵。
勸降是不可能勸降的,這輩子不可能的勸降的。
這些清兵一開始沒有選擇投降,李來亨就不會再勸降。
對李來亨來說,攻打洛陽只是第一步,但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訊號,那就是明軍對於收復中原的決心。
河南乃是中原腹心,收復了河南不管是進一步進攻京畿還是進攻陝西都會很便捷。
李來亨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借趙杵和姜良的人頭向那些搖擺不定的清兵們宣告,及時投降才是正道,但凡有著抵抗的心思明軍便不會再接受投降。
何去何從他們自己選擇。
...
...
山東方面,戰局同樣慘烈。
在明軍的猛攻之下,濟南城還是告破了。
鄭氏父子會師濟南,整理了一番發現此番攻打山東明軍上下死傷超過了三萬人。
這可謂是慘烈了,死傷主要都是集中在攻打濟南、青州的過程中。
這兩座城池種的清軍數量最多,戰力也最高。
光是八旗軍就有數萬人。
明軍雖然氣勢如虹,但面對清軍的鐵桶陣只能慢慢的磨,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當然,清軍損失更為慘重。
除了有少部分逃到了德州,基本被明軍全殲。
照著這個勢頭下去,明軍拿下德州也只是時間問題。
德州是京畿的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