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潰敗之後不敢在長沙附近久留,率領殘兵一溜煙的跑去江西。
江西巡撫張朝璘率部在南昌城外迎接。
要說起來張朝璘是漢軍正藍旗人,三等輕車都尉張士彥之子,也算是老旗人了。
天啟二年,張士彥便投了後金,此後一直效力。
至於張朝璘本人就任江西巡撫後在平剿金聲桓中立了大功一直被順治器重。
論資歷張朝璘並不輸給洪承疇,論官位嘛可能稍稍差了一頭。
但洪承疇現在是敗軍之將,自然不敢太多囂張。
他與張朝璘寒暄了幾句便進城住下。
長沙之戰打成這個樣子,洪承疇是萬萬沒想到的。
清軍已經集合了十幾萬大軍,兩倍於明軍竟然打輸了還輸得那麼難看,讓他實在不能理解。
這真是見了鬼!
當然鰲拜突然戰死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一時間軍心潰散,士兵們無心再戰。便是洪承疇有通天之能也無濟於事了。
鰲拜既然已經死了,洪承疇自然要把這口鍋扣在他的身上。
畢竟死人是不會開口替自己說話的。
洪承疇思忖了一番措辭當即便寫了一份奏疏,命人火速送往京師呈遞給順治皇帝御覽。
如今的局勢對大清來說不能說多壞,但也絕不能算好了。
長沙一丟,整個湖廣都在明軍手中。
這可是天下糧倉啊。
世人皆知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要想爆兵必須有足夠多的糧食儲備,這樣才能養的起兵。
明軍之前總兵力只是清軍的零頭,清軍全國綠營兵有百萬之眾,而明軍可戰兵力也就十餘萬。
差距可謂是懸殊。
但是清軍把湖廣一丟,形勢大變。
洪承疇估計要不了多久明軍就會把軍隊爆到二十萬甚至是三十萬。
在加上在南京攪動風雲的鄭成功,明軍在未來幾年甚至可能達到清軍兵力的一半。
一下子明軍就從螳臂當車的螳螂變成了一隻猛獸,可以和清軍扳手腕了。
對此洪承疇只能是一聲嘆息。
他並非沒有用心盡力,事實上洪承疇一直在精心籌劃。
每一步都是按照他的既定計劃展開的,只是似乎哪裡出現了問題,導致整個行動和計劃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洪承疇仔細想了想,似乎是從吳三桂領兵攻打昆明開始的。
從那之後清軍就屢戰屢敗,先是丟了重慶,隨後湖廣被攻佔
作為五省經略,現在洪承疇手中的地盤已經沒有多少了,確實有些名不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