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直是感到有些驚訝。
“你要請命去鎮江駐守?”
“是的,父王。孩兒如今已經長成,理當為父王分憂。”
鄭經毫不猶豫的說道:“鎮江乃是南京之門戶,地位十分重要。孩兒願意為父王駐守此地!”
鄭經說的這些道理鄭成功當然明白。
鎮江是南京的東大門,自古便有守南京必守鎮江的說法。
他這一次率部從長江攻入,也是在鎮江遭到的阻力最大。
拿下鎮江後,南京甚至沒有怎麼打明軍就進城了。
所以鄭成功在鎮江是留了足夠多的兵力的。
但聽鄭經的意思,他似乎不怎麼放心?
“你是覺得怕有人暗通東虜,獻城賣了我們?”
“父王明鑑!”
鄭經送上一記馬屁道:“這世上最難測的就是人心。有些人明天上道貌岸然,實則一肚子的壞水。不到關鍵時刻,你還輕易發現不了。”
稍頓了頓,鄭經接道:“有道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些事情是孩兒該擔當的,還望父王成全。”
其實鄭成功對軍中一直也是有些顧慮的。
雖然憑藉他的權威暫時可以壓住一些不同的聲音。但萬一他有個意外,一命嗚呼了呢?
這在戰場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鄭成功也是人,自然不可能確保自己一直安全。
如果他有意外,鄭經作為延平世子自然要繼承他的王位,統領這支大軍。
屆時主少軍疑,若真有幾個野心家跳出來,鄭經能否鎮得住?
從這個角度看,提早讓鄭經進入軍中獨當一面,既可以歷練能力還可以培養資歷,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事情。
只是,會不會有些揠苗助長,太過著急了?
鄭成功當然信得過鄭經,這世上還有什麼比父子之情更為穩固的?
血濃於水啊,便是天下人都反他,他的兒子也不會。
只是萬一鄭經遭遇他的老部下挑釁怎麼辦?沒有他在身邊給兒子撐腰,兒子真的能夠處理好這一切嗎?
鄭成功心中更多的是一個老父親的擔憂。
其實鄭經的這番話已經想說很久了,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這段時間利用父王養傷的時間,他們父子二人朝夕相處,增進了不少感情。
鄭經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加之本兵張煌言的鼓勵,他還是決定說出來。
見父王陷入沉思,鄭經也不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