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說後世有一項十分大的工程,從秦嶺南麓與蜀中水系,引入關中入渭。
治水一直是中原的頭等大事。
現在的關中水系還很豐沛,相對充裕的時間。
李承乾想到一些關於後世的記錄,貞觀九年的這一次大水已顯露了端倪。
再過一年,洛陽還會有一次大水,那是一場記錄在史書上的大水災。
寧兒將熱茶放在太子的桌邊。
李承乾拿過茶水,喝下一口,蹙眉道“孤出宮一趟。”
“喏。”寧兒連忙給太子披上外衣。
李承乾走出東宮就見到一旁的崇文殿說笑聲不斷,還有兩個女孩子與東宮的孩子玩在一起。
東陽解釋道“皇兄,這是應公的女兒小武,這是徐慧。”
徐慧這個女孩子在宮裡見過,李承乾瞧了眼這兩個姑娘,就快步離開了東宮。
東陽見到小武與徐慧面對匆匆而過的太子,都有些詫異。
東陽面帶笑容,有些驕傲地道“皇兄總是這樣的。”
兩個姑娘不是沒有聽說過關於太子的傳聞,恰恰是她們現在住在長安,聽到的傳聞很多。
東陽與麗質,與這兩個姑娘年紀相仿,幾個女孩子之間有很多話能聊。
徐慧望著太子離開的背影,她道“當初跟隨家父離開宮中,太子殿下還問過年齡。”
這是小武第一次見太子,匆匆一面,問道“原來太子是這樣的,很忙碌嗎?”
李麗質笑道“皇兄近日是不忙的。”
徐慧自小受過很多人的誇讚,有時候在親眷中也猶如眾星捧月,他們都說自己是個才女。
而長樂公主表現出的這種氣質談吐與氣場,讓她心裡不自覺的要臣服。
還有東陽公主,溫和謙遜有禮,不令人覺得強勢,可談吐中,稍稍表現出來的才識與見解,總是能夠讓徐慧不自覺地折服其中。
她這才覺得自己的這點學識,當真是不足看。
東宮的公主,所學的學識到底是不同的,邏輯的思考能力比同齡人領先一截。
甚至當家父與太上皇說起朝中的舉措,還有關中治理,家父與太上皇都要詢問長樂公主。
徐慧不禁問道“公主殿下懂得好多。”
李麗質解釋道“慧兒平時看什麼書?”
比長樂公主還年幼兩歲的徐慧思量道“小時候看論語,近來會看一些名家的詩篇,閒時也會看左傳。”
“慧兒看過的書真多。”東陽也在一旁道。
“公主殿下沒有看過嗎?”徐慧又迷茫了。
東陽解釋道“鮮有看這些,最多隻是瞭解其中意思,更多時候是寫一些論述文。”
小武好奇道“什麼是論述文?”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