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又離開了這裡,他要查的地方不會只有這裡一處。
李恪親自送別,又給皇兄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去長安。
關中同樣是大雪紛飛,隨著一應人犯被押到,還有李恪的一封書信。
刑部尚書狄知遜走入溫暖的新殿內,行禮道“陛下,人犯處置都安排好了。”
李承乾喝著茶水道“一共多少人?”
“回陛下,李義府查了半個月,查詢賬目,還有鄉民舉證,涉及官吏二十三名,涉及商戶七十五人,其中查獲銀錢往來五萬錢,金沙一斗,銀十餘斤。”
李承乾翻看著卷宗,問道“應該還有不少吧?”
狄知遜道“李義府還在查。”
這個時候陛下多半是生氣的,為了建設漕運朝中花了不計其數的銀錢,到頭來這漕運就是成了那些蟲豸養肥他們自己的溫床。
李承乾飲下一口茶水,道“當年朕的爺爺說過,當一個社稷在苦難中時,人們的心都在溫飽上,反倒沒有這麼多賊寇,有時候朕在想,是不是不該讓社稷這麼富裕,為何這麼多看似有利的事,總是會帶著弊端。”
聞言,狄知遜行禮道“陛下萬萬不可如此作想,陛下為社稷,為萬民從未有錯,是這個世間總會有不好的人,絕非陛下之過。”
“建設漕運,疏通運河,到現在朕沒有後悔過。”李承乾將手中的卷宗遞還給他,又道“朕只是覺得,有些事做得還不夠。”
“臣願為陛下效死。”
李承乾看著外面的風雪道“不管是人頭落地,還是誅三族,大抵上他們都會覺得一死了之,再一想又沒什麼大不了的。”
狄知遜頷首。
李承乾又道“朕要建設一個十分龐大的案牘庫,將中原各地的所有官吏的戶籍都歸入長安城。”
狄知遜疑惑道“陛下,這……”
“朕知道這需要耗費十分龐大的人力物力,可朕有的是耐心,往後凡是朝中任命的官吏,但凡有人涉唐律,所有量刑對官吏加倍,官吏犯事加三倍起。”
“喏。”
“凡是官吏犯事革職之後記錄一百年起,其族中子弟從父母輩往下數三代人不得入仕,為期三代人,為期一百年。”
陛下的話語很冷,比這個冬天還要冷。
為官,當如履薄冰,這句話真的沒錯,這是陛下一直以來的主張。
狄知遜站在陛下的後方,還能看到陛下鋒利的目光。
“也罷,朝中諸多人都在休沐,召英公,馬周,于志寧,許敬宗,褚遂良都來一趟,好好商議一番。”
聽陛下又有吩咐,內侍急匆匆去吩咐。
李承乾揣著手神色又恢復如常道“沒吃吧,與朕一起午膳如何?”
狄知遜恍惚回神,道“喏。”
“你與朕說說,李義府是怎麼查的,期間有何困難,他是怎麼查出來的。”
“此事說來話長。”
“無妨,朕很有興致聽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