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明。”
李承乾又道“馬周說你在吏部做得不錯。”
杜正倫的面色多了幾分慚愧。
“馬周是個無情的人,能夠得到他的肯定的人不多。”
“臣慚愧。”
“你覺得朕應該將你留在吏部嗎?”
杜正倫忙行禮道“陛下但有任命,臣莫敢不從。”
“去西域種樹?”
“啊?”
“種樹死了一些人,正缺人手。”
“這……”
“身體有恙不能遠行?”
“臣……臣領命。”
李承乾又飲下一口涼茶,苦的眉頭一皺,道“不用去西域了,你還是任吏部侍郎兼殿中侍御史,保持這個位置。”
杜正倫低著頭,鬆了一口氣。
李承乾將新羅的國書遞給他,道“你看看。”
“喏。”
雙手接過陛下遞來的國書,杜正倫開啟這卷褐色又粗糙的皮紙,仔細看著。
李承乾吩咐道“你安排幾個不良人去一趟遼東,問問新羅的近況,讓駐守遼東的劉伯英再派人出新羅,讓金春秋任新羅王。”
國書上所寫,金春秋在開鑿銀礦,手中有新羅兵三千人,倭人奴三萬口,本來有五萬口,去年餓死了一萬口,開鑿銀礦被山體落石砸死的有幾千口,其餘死因各種各樣。
開鑿或將銀礦拉出來都需要人力,甚至還要透過海運,開鑿銀礦也不見得有多順利,如此一來一年有百餘車銀礦倒也合理。
一聽要封金春秋為新羅王,杜正倫神色凜然,道“陛下,新羅王室還有血脈在嗎?”
“旨意送到他手中就好,至於別的事與朕無關,他會辦好的。”
到底是陛下對金春秋的開鑿進度不滿意,還是覺得倭人死得太少了?
陛下如此封他為新羅王,多半是對金春秋的進度,頗為不滿。
杜正倫詢問道“是密旨嗎?”
“不用密旨,當然要告知新羅人。”
“可新羅王室要怎麼辦?”
抬眼又見陛下不悅的神色,杜正倫忙道“臣這就去安排。”
李承乾又喝下一口涼茶,道“賜茶。”
“謝陛下。”
一碗黑乎乎的涼茶放在眼前,與陛下那碗的成色相同。
杜正倫舉起碗,閉上眼屏息將茶湯倒入口中,硬是一口氣吞下了,苦得牙齒都在打顫。
再抬頭,見到陛下意猶未盡地又倒了一碗。
李承乾道“近來朝臣都很累,天氣炎熱,容易上火,給朝臣們都賜一些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