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是一樣的,都是儒家典籍,但讓他們成為天可汗的子民,需要時間,最好從孩子開始教導。”
李恪頷首。
唐軍又一次來到了鴨綠江邊,李世民命人繼續搜尋前隋將士的屍骨。
大軍在鴨綠江邊又休整兩日,李世民看到崔敦禮收了很多高句麗的孩子作為弟子,教他們中原話與中原禮儀。
當這裡的一切平定之後,李世民望著鴨綠江良久不語,多年以來留在心中的一口氣吐了出來。
這天夜裡,皇帝又做了一個很漫長夢,在夢中李世民夢到了承乾站在朝班上,權力都已到了他的手中,而自己這個皇帝卻成了擺設。
夢中就連皇后都為承乾戴上了天子的冠冕。
醒來的時候,李世民走出大帳之外,看著漫天的星空,營帳內將士們的鼾聲此起彼伏。
李世民在鴨綠江邊看見劉仁軌一個人坐在這裡。
這個皇帝不動聲色坐在他的身邊。
看到是陛下,劉仁軌連忙起身行禮。
李世民道“不用多禮。”
“陛下,禮數不可廢。”
“你有孩子嗎?”
劉仁軌道“臣有兩個兒子。”
李世民嘆道“朕的兒子很有手段,現在朕要回去了,那個兒子大權在握又一年,如今他的權勢該更大了。”
陛下的孩子中,權勢最大的就是太子。
劉仁軌閉口不言,似乎說什麼都是不對的。
李世民笑道“朕的這個兒子很厲害,也很有手段,恐怕這一次回去之後,朕還要給他幾分薄面,你說朕見到他該如何言語?是誇讚他,還是指責他。”
“臣……”劉仁軌蹙眉回道“陛下是太子殿下的父親,不論是指責還是誇讚,對子嗣來說都是雨露。”
大軍要回家了,全軍上下都是高興的,可如今這位陛下顯得很憂愁。
涉及皇帝的家事,劉仁軌不敢左右皇帝的想法。
皇帝的家事與尋常人家的家事不同,現在陛下東征大勝而歸,而如今太子的權勢早已勝過往昔。
先前劉仁軌沒有想這麼多,現在一想,也替陛下為難。
往後皇帝與太子父子之間,該怎麼相處?
大軍再一次啟程,行軍半月之後已有兵馬先一步到了營州,陛下的旨意昭告天下,高句麗滅亡,拿下了高句麗王城,手刃淵蓋蘇文,並且拿回了前隋將士的屍骨。
此戰唐軍,在高句麗連克城池。
貞觀十九年六月,李世民抵達了營州。
張儉看著一車車的屍骨送到了城下,當年前隋將士的屍骨都已成了森森白骨。
當年隨著楊廣出征的東征將士們的家眷也都來到了營州,男女老少看著這堆屍骨一時失語。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婦人抱著一根白骨,哭泣著道“兒啊!你十五歲出徵,母親來接你了……”
嚎哭聲越來越多,男女老少看著滿地的屍骨,紅了眼眶。
李世民擦去眼淚,仰頭道“恪兒。”
“兒臣在。”
“命人準備祭祀,朕用太牢之禮祭拜這些將士。”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