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九年,四月下旬,薛萬徹帶五千兵馬渡海繞過鴨綠江,帶兵拿下鴨綠江南岸,唐軍命高延壽帶俘虜修建浮橋。
貞觀十九年五月,唐軍過了鴨綠江,距此與高句麗王都只剩下三天腳程。
在鴨綠江東岸,唐軍建立的大帳。
李世民坐在營帳,看著眼前的地圖,這地圖是文學館所畫,當年前隋以及兩晉時期的地圖已不堪用了。
而文學館的地圖則更詳細一些。
劉仁願上前行禮道“陛下,前隋將士的屍骨都收回來了。”
李世民無聲點頭,目光還看著地圖。
不多時,王玄度又來報,“陛下,我們的斥候發現淵蓋蘇文將大軍都收攏在了王城中,看來是要兵合一處來抵禦。”
李恪道“父皇……”
李世民抬手打斷了這個兒子的話語,道“軍中士氣如何?”
劉仁願道“陛下,將士們看到高句麗人的京觀很是憤恨,揚言要將淵蓋蘇文與高藏王扒皮抽筋。”
李世民走出了大帳,那座用數萬前隋將士的屍骨堆成的京觀已拆了,屍骨也都收了回去。
“朕慚愧,讓前隋將士的屍骨在此地四十餘年。”
劉仁願站在陛下身邊沉默不語。
大唐是從隋末的戰亂中建立起來的,當年出征遼東的將士也都是中原男兒。
高句麗人如此行為,如何不令人氣憤。
唐軍休整兩日,一直都在收集關於高句麗的情況,現在的淵蓋蘇文聚攏了大軍在城內。
大帳內,李世民道“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李思摩率各自突厥騎兵,清掃高句麗王城周圍的村落。”
“喏!”
“承範。”
李道宗站出道“末將在!”
李世民吩咐道“你與薛萬徹合兵領兩萬兵馬圍了高句麗王城。”
“喏!”
李世民又吩咐道“恪兒。”
“兒臣在。”
“你與承範一路,諸將與朕去高句麗的王城,共同會會那淵蓋蘇文。”
眾將領齊聲道“喏。”
作為滅高句麗一戰的先鋒,契苾何力與李思摩用突厥語交談著,他們對天可汗不讓他們去攻打高句麗王城有些不滿。
契苾何力勸道“待我們掃平了王城附近,再回師與天可汗共同攻打王城。”
唐軍又開始動了,高句麗的王城是一座黑色的大城,高句麗已將王城堅壁清野,這一路都是降將高延壽給唐軍領路。
薛萬徹與李道宗帶著大軍策馬賓士,捲起了一大片的煙塵,唐軍黑壓壓而來,圍住了高句麗王城。
從遠處望去,可以見到敵方城牆上一隊隊的人在晃動。
王玄度接了一個很不情願的差事,他拿著陛下的旨意十分不情願地翻身上馬,嘀咕道“全部殺了就好,勸降?累不累!太累了……”
而後他注意到跟在身後的人,王玄度驚疑道“你是什麼人?”
“在下劉仁軌。”
如此王玄度才想起來,道“你是吳王殿下身邊的那位裨將。”
“正是。”
王玄度慢慢悠悠朝著高句麗的王都走去,又抱怨道“本來我記性很好的,最近差了。”
“你以前是縣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