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把趙廣叫來幹嘛?這是想打仗嗎?難道蜀國此時主戰派、主和派已經開始激烈鬥爭?史書似乎並沒有這種記載啊?他記得蜀國好像只有後期,才有主戰和主降的鬥爭,可那是力主投降,不是求和。
他不敢胡言亂語,只得婉言道:“小弟剛剛回到大漢,未沾故土,實在寡聞,不知各位是想問些什麼?”
此時鄧良出言道:“我等固知賢弟出遊甫歸,桑梓未見,然賢弟或有家書,不知可有何訊息?”
“這...”張白心中盤算,家書他是沒有,不過他們想知道的答案,他確實知道。
諸葛喬和鄧良肯定是想知道與東吳結盟的訊息,事關蜀國安危和各世家前程,這好理解。可趙廣和霍弋為什麼也在席間,難道真的只是為好友聚會?
他猶豫了一下,發言道:“各位仁兄可是欲知吳蜀聯盟之事?”
“正是正是!”各人幾乎齊聲道。
“家書中倒沒有明說,只是提到長兄與蜀國使臣鄧將軍一同遠赴成都,讓我儘量和兄長匯合。”
“正是如此,”鄧良一拍大腿,“所以賢弟才在成都逗留,欲與張太傅一同迴歸桑梓。”
鄧良口中這張太傅,就是張溫。
“呃...好像確是如此。”張白答得有些遲疑。
“好好好!看來結盟有望啊!”說話的是霍弋。
“張太傅若確實來,這結盟確有希望。”趙廣也說道。
“公節謹慎,有乃父之風,不過既然恩培有家書為證,想是不錯的了。”鄧良滿臉興奮,“若吳蜀息兵,則南征之事可定矣!諸位仁兄,終於有建功立業的希望了。”
原來如此,霍弋趙廣兩人,這是想撈一個南征的隨軍名額,好嶄露頭角。這個想來都要倚仗諸葛喬,靠他向諸葛亮推薦了吧!
他抬眼看了看諸葛喬,這一看嚇了他一跳,因為諸葛喬正兩眼緊盯著自己,目光炯炯,似有深意。
張白也不知道怎麼辦,只得對著諸葛喬傻笑。諸葛喬也不在意,微微報以一笑轉過話題:“鄧將軍既然已經啟程回國,我料想結盟必然順遂,之後的事一來是接待吳國來使,二來就要加緊準備南征事宜了。”
“若南征,馬參軍必然隨軍,他歷任越嶲太守熟悉南蠻事務,又頗得丞相器重,他不去誰去。”鄧良道。
眾人點頭,張白卻腹中暗誹,所謂馬參軍不就是馬謖嗎?歷史上他可就是沒隨諸葛亮去南中征討。
趙廣則嘆了口氣道:“我父兄鎮守永安,不知是否隨軍,若結盟不穩,永安之守備便依然緊要,我沒什麼機會。若結盟穩固,也是父兄先上戰場,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呀!”
“你啊!不是還有伯松為你推薦嘛!就不要自尋煩惱了,來來來,今日得聞佳音,大家幹上一杯。”鄧良大笑著建議道。
看來他是無所謂南征隨軍的,聽說父親即將返回,而且結盟之事業已建功,心中自然歡喜不已。
“少君、滿君,你叫上姐妹進來,我們一起好好喝上幾杯。”這邊霍弋忽然開口,笑著喚來清吟小班,倒把張白嚇了一跳。
月上中天,廂房內鶯歌燕舞、酒酣耳熱,歡宴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