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蒙古蒙哥為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處事果斷,不尚奢華,整個拖雷家族都規規矩矩,軍令政令統一,很快得到宗王貴族們的衷心擁戴,基業穩固。蒙哥便尋思要完成成吉思汗擴疆裂土,開藩建汗的遺願。自成吉思汗西征、拔都西征,大蒙古國的勢力範圍已擴充套件到中亞和東歐,但是位於中東大致屬於後來伊朗的木剌夷國不肯朝貢稱臣,這使蒙哥十分惱火。他自己全面朝廷南征的準備,就讓弟弟旭烈兀率軍進行第三次西征。
旭烈兀還在哈剌和林召集主力軍,就讓怯的不花率萬餘先鋒先行西進攻擊,他自己一年才率西征主力軍出征,到達土庫曼。第三年主力駐土庫曼,第四年進攻烏茲別克,第六年春才向伊朗北方進軍。
木剌夷國的十萬大軍似乎沒有什麼戰鬥力,被怯的不花的先頭部隊消滅將近一半,自然擋不住旭烈兀主力的進攻,國王魯克賴丁避免不了成為亡國之君,蒙哥冊封旭烈兀為伊爾汗,繼欽察汗國之後,蒙古又在西域建立起一個大汗國。當然,旭烈兀征戰阿拔斯王朝和阿尤布王朝,佔領敘利亞,兵臨地中海,打敗巴爾幹聯軍,攻陷塞普勒斯,威凌埃及,迫使拜占庭帝國與西歐各國均派使者與其交好,終因蒙哥死於南宋軍民之手而歇馬於地中海北岸,這是後話。
蒙哥欲攻南宋,一時難下,採納其弟忽必烈的獻策,決定避開宋軍主要防線,先行剪除西南方的大理國,借西南人力物力,用迂迴之勢攻宋,避開餘玠的築壘區。那大理國自白族祖先段思平立國,經歷前後理兩個時代,已經二百多年。前理被宰相高升泰篡奪政權,還政於段正淳後稱為後理,到眼下國勢衰微,國王段興智大權旁落,丞相高泰祥把持國政,內部矛盾日益激化,趨於分裂。蒙哥命忽必烈率軍十萬人出蕭關、經臨洮準備進攻大理,此時吐蕃已經降蒙,使忽必烈得已借道千里躍進,突然出現在大理邊境。忽必烈用兵十分機智,他讓大將兀良合臺率西路軍馬沿晏當路穿過阿壩草原,大張旗鼓向前推進;宗王抄合與也只烈率東路攻會理進行牽制和迷惑,自率中路在漢源過大渡河,沿古青溪道秘密南下,在吐蕃掩護下陷落穿行山谷二千里,突然兵臨金沙江,對大理國先構成巨大心理壓力。
這時蒙哥又命汪德臣從六盤山出征,率軍入蜀,進抵樂山,策應忽必烈,劍南的局勢一下子變得險惡。
大理國王段興智不甘亡國受辱,拒絕忽必烈的招降,以丞相高泰祥率軍沿金沙江佈防,又派高通率一軍駐會理,與蒙古中、西兩路軍對峙。但兀良合臺部越過中甸進入大理境,招降了納西族,佔領麗江,集麗江各族軍力攻擊大理軍主力側背,逼得高泰祥不得不退守大理都城。蒼山洱海沒能擋住蒙古鐵騎,大理戰敗了,高泰祥被殺,段興智做了大理世襲總管,大理降蒙,忽必烈北返,兀良合臺繼續率軍征討西南各部,從此對大宋的南北夾擊之勢力已經形成。
文化技術先進的中原屢受落後的北方遊牧族欺凌,主要問題在於馬不如人,為此漢武大帝在北方草地開設御馬苑豢養軍馬,頗見效果,始得北擊匈奴,穩定漢邊。至唐,有御馬苑三十六處,基本能滿足軍需,但安史之亂使這一事業前功盡棄,中原又處於被動挨打境地。本朝為籌措軍馬,在沿邊開設茶馬互市,以茶易馬。由於宋金蒙之間戰爭不斷,許多商人不向北邊易馬,改向西南,將茶路改向川滇,卻正好遂了兀良合臺之意,他率軍沿著茶馬古道挺進了湖南。
湖南安撫使兼潭州知府李芾,是一位節烈之士,帶領軍民在潭州城頭拼死抵抗。不止精英開飯和瀟湘繡樓參加了抵抗,逍遙谷的人馬迅速南下,三仙洞的好手迅速北上,東南武林,齊援潭州,終使兀良合臺師老兵疲,攻擊力明顯削弱。金銀雙劍也得以在抗蒙第一線重見白瀟湘,楊耀明雖然沒看到白瀟湘眼裡的幽怨,但他明顯覺察出這人的許多行為習慣類似於牧蘭。
汪德臣進兵四川,餘玠的山城堡壘防禦體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用,使汪德臣每下一城,必付出慘重代價。雪山派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把西南武林空前地團結趕來,就是銷魂教,也派出金童玉女參戰。
那汪德臣,漢人蒙將,自幼隨父汪世顯降蒙,到上都覲見過窩闊臺,賜名“田哥”,隨侍皇太子,長期受蒙古貴族培訓,兵備武事在行,弓馬刀槍嫻熟。十七歲開始參預對宋作戰,後受命承襲父爵,佩虎符,統領總帥府所轄各軍。二十一歲時為配合東線主戰場,牽制長江中上游宋軍東調,第一次獨自統兵攻蜀,直抵瀘州。撤回後又增強兵力再度入川,佔領忠州、涪陵一帶。窩闊臺死,哈剌和林陷於權力鬥爭,暫緩攻宋,部分地方的攻宋蒙軍北撤。餘玠乘此機會調集兵力,與汪德臣決戰於蒼溪。汪德臣親冒矢石,坐騎被飛石擊斃,又徒步指揮攻擊。因其弟汪直臣陣亡才被迫北撤。
他還曾討伐西羌,是蒙古軍中很有名氣的青年將領。餘玠初到蜀中時,乘機重整四川防務,首先從蒙古兵手中奪回了漢中,聽說汪德臣與鄰近各軍晝夜馳援,卻不得不放棄漢中,避免過早地與汪德臣對陣。
蒙哥即位,汪德臣入朝換受新符印,仍任統領總帥府各軍。又根據自己幾次入川的見識積累,陳奏利害,向蒙哥獻策,都被採納。他針對南宋的攻守方略,採取相應持久的攻防的策略,在沿邊一帶築城積穀,置軍屯守,作為攻宋前沿基地,給餘玠造成很大壓力。
忽必烈進攻大理時,他奉旨修復略陽城池後,又出兵攻掠成都,進圍樂山。餘玠派王堅帶著張嘯天他們忠順軍緊急馳援,楊寒風帶著神駑堂隨行,兩軍想遇,一場血戰。
那蒙古軍作戰有個顯著特點,他們一個個弓馬嫻熟,先是輕騎衝擊,大概距敵二十步開弓發箭。宋軍舉著刀槍,尚不及接敵,已經傷亡無數。在蒙軍的強弓硬駑面前,宋軍的藤牌手是不夠用的,擋不住蒙軍的箭雨。而箭雨過後,蒙軍輕騎迅速分向兩旁,中間重騎兵鐵騎突出,揮槊直擊,形成更強大的衝擊力。蒙古人就靠這樣一種簡單的戰術打得世界沒有還手之力,然而碰到楊寒風,卻碰到對手了。楊寒風早就在全力以赴訓練神駑堂,神駑堂是接諸葛武侯的八陣圖來訓練的。八陣圖是一種步、車、弓駑交替結合的進攻陣法。當然,楊寒風不是復古,沒有訓練車兵,而是選身高體壯的武林好手手執藤牌代替車兵。想曹魏騎兵大概和蒙古騎兵有幾分相似之處,諸葛亮的八陣圖是用來曹魏騎兵的,被楊寒風搬來對付蒙古騎兵,果然大破汪德臣。
王堅已上釣魚山有些日子了,動員軍民,早把釣魚山建成了釣魚城,部屬也和神駑堂合練多時,八陣圖演得嫻熟,到此時汪德臣哪是對手?只好灰溜溜滾回去。
巴蜀多險峻,誰都知蜀道之難,那汪德臣既敗,又如何能輕鬆退出四川?峨眉派好手趕到了左綿,青城派趕到了雲頂,快刀門趕到了隆慶,沿途截擊。雖然不如大軍旌旗漫卷刀槍如林,但攻擊力強,而且防不勝防,讓汪德臣焦頭爛額,餘玠拍手叫好。
汪德臣好不容易率軍殺開一條血路來到劍門,卻又遇到了頂級天王——武林飛燕。
歐陽燕一人,當然無奈大軍何,但她給蒙軍造成的心理壓力,卻使汪德臣始料難及。她擋在大軍之前,傲氣十足,汪德臣令中軍喝道:“那小女子,速速讓道,免你一死。倘若執迷不悟,我萬千鐵騎必將你踏成肉餅。”
歐陽燕輕聲一笑,說:“那你就試試,千軍萬馬能砆我何?”
一隊輕騎奔來。在幾十步開外弓箭齊發,箭飛如雨罩向歐陽燕一人。好一個歐陽燕,衣帶飄飄如凌雲仙子,只一招流雲飛袖就將箭雨收盡,一甩手又散了回去,那些發箭的輕騎兵紛紛落馬。
一隊重騎兵高舉長槍大槊撲來,按說重騎兵的裝備,都是長刃長柄,能在兩丈半的距離上傷害對手,但碰到歐陽燕,根本就近不得身,只見她劍光閃動,不等重騎兵接近,那些戰馬就已經被劍氣所傷,做了滾地葫蘆,那些重灌騎兵也被摔倒在地。大凡重灌騎兵因為裝備太重,是不能沒有馬的,光那一身明光鎖子甲就有七十多斤,加上幾十斤的槊,都是百來斤的裝備,在馬上威風,離開馬背則太累贅,幾乎動不了,哪還有什麼攻擊力?
這還不說,只有歐陽燕一人也就罷了,卻另有一批娘子軍恍惚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歐陽燕身邊。蒙古軍士都看得呆了,一個歐陽燕已經令他們束手無策,來一群這樣的女人,科是無法想象的麻煩。
來的是桑姥姥帶來的桃花谷好手,她們聞得大宋軍民一路凱歌,在那人間絕境待不住了,由桑姥姥要=親自率領,想給蒙軍一點教訓。但她們的到來不僅驚著了蒙軍,連歐陽燕也是莫名其妙,她用奇怪的目光望著桑姥姥。
桑姥姥當然明白她為什麼驚詫,輕輕說了句:“桃花谷的。”
歐陽燕點了點頭,不再關注她們,又將目光轉身蒙軍,看得蒙軍一個個頭皮發麻。
她遙對中軍帳喊道:“宋人汪德臣,你想滅宋嗎?”
那汪德臣也是個武林高手,中氣充沛地回道:“各為其主,何況只要餘玠放棄抵抗,四川就可以免遭屠戮。戰爭都是充滿血腥的,負隅頑抗只能使更多生靈塗炭。”
歐陽燕說:“別以為你躲在大軍之中,我大宋就拿你沒辦法,縱然是百萬軍中,我若想取人首級,照樣手到擒來。”
汪德臣道:“我相信你有這本事,但不能因為你有這本事,天下人就怕了你。殺了一個汪德臣,自然還有其他人會主持中軍帳。我只能向你保證,我在四川力戒殺戮,重在安撫。但兩國交戰,政出朝廷,很多事情並不是我想辦就辦得了的。”
歐陽燕冷笑幾聲:“得了,別說你汪德臣,轉告蒙哥和忽必烈,妄殺宋人者,就是坐在金鑾殿,我歐陽燕也會取他首級!”
歐陽燕的話字字鏗鏘,竟使蒙軍萬幕不譁,鴉雀無聲,連汪德臣這樣的大將也聽得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