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有人參了,邰家就送了過來,半支解了燃眉之急。
找尋多少年不見影子的大夫,突然就有了訊息。
如今需要用半支鮮參配藥,家裡就正好剩了半支……
伍老爺再次低頭看向自己的手心,好似那胖丫頭的小頭髮軟乎乎的觸感還在。
也許,不是他活命的機會在北地,是他活命的貴人在北地!
邰繼業在城裡住了三日,依舊沒有合適的學堂,就是閔管事都託付了,也沒有結果。
他實在無法,就回了邰家村。
苞米地裡正是補苗的忙碌時候,男人們扛著鋤頭,一邊鋤草一邊把多餘的苞米苗剷起來,補到沒有出苗的空餘之處。
碰到勤快人家還會挑了水桶,新補的青苗會得到一瓢水,成活的機會就更大了。
眼見日頭很高了,男人們挑著扁擔和鋤頭,聚集在村口大樹下歇歇腳兒,說說閒話兒。
邰繼業從城裡回來,剛下馬車,大夥兒就喊他一起坐會兒。
邰繼業心裡有事,臉上就帶出幾分鬱悶。
邰繼勝就問道,“老三怎麼了,可是在城裡受欺負了?”
其餘村人也是紛紛幫腔,跟著嚷嚷。
“是啊,老三,出什麼事了?”
“是不是有人要搶咱們的生意啊!”
邰繼業趕緊擺手,真是哭笑不得,再說下去怕是小事都變成大事了。
“哎呀,你們別擔心!生意沒什麼事,我是給永寧找學堂找不到,正上火呢!”
大夥都鬆了一口氣,轉而哈哈笑起來。
“你也是,多大點兒事啊,愁成這樣。”
“就是,不就是個學堂嗎?咱家永寧沒去讀過一天,不也是能寫會算!”
“是啊,早前兒三岔河那邊有個老秀才,鬍子都白了還惦記去考舉人呢,後來死在路上了。讀書考試可不是什麼好活計!咱家永寧那孩子身體也弱,好好養著,以後娶個媳婦,生幾個小子比什麼都強!”
邰繼業聽的無奈,難得多說幾句。
“你們知道什麼,只想孩子享福不受罪,可沒想過孩子年紀還小,這輩子就留在村裡,是不是太委屈了!
“永寧這孩子腦子聰明,自小就喜歡讀書。家裡原本窮,想供他也供不起,如今家裡日子好過,怎麼能不支援孩子上進!
“再說了,咱們這些平頭百姓,見到一個府衙的差役都要點頭哈腰,恨不得把人家當爺爺供著。但永寧只要考個秀才回來,別說差役敬著,就是見到縣令老爺都不用下跪了!
“萬一這孩子真是出息,考個舉人,甚至狀元,咱們整個邰家村就能在北地橫著走,過年時候縣令和鄉紳都要排隊來送禮!
“朝廷還要給銀子,村口豎舉人牌坊、狀元牌坊,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以後咱們邰家的孩子都跟著讀書,說不定會出多少秀才舉人,說不定要有多少個當官坐轎!
“到時候,你們就是官老爺的爹,官老爺的爺爺!那不比土裡刨食兒好多了嗎?”
眾人從頭聽到尾,被狠狠灌了一盆雞血,都是心潮澎湃啊!
秀才,舉人?
官老爺?!
官老爺的爹!官老爺的爺爺!
“哎呦,俺的娘啊!我也能做官老爺的爺爺了!”
“那我一定給祖宗磕一百八十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