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覺得奇怪,便問道:“爺爺,你不是說要去荊州嗎?怎麼提前上岸了?”羅川也有些疑惑,看著西門山。
西門山微微一笑,告訴兩人。他昨天接到飛鴿傳書,已得知武則天正朝玉泉寺進發,這幾天就會到達。
傳書中還告訴了西門山,附近的一個山谷有人會襲擊武則天。如果西門山願意的話,救就請他前去助一臂之力。
西門山卻不願意和別人攪合在一起,他決定在那個山谷之後的路上,等著武則天。如果前面的人成功,他就打道回府。如果前面的人失敗,就由他把武則天送去地府。
羅川覺得不能親手殺是武則天,感到有些遺憾。但西門山既然已經決定,羅川自然不便反對。對天香而言,武則天死在誰的手裡,自然不會在意。
西門山隨即讓羅川買了三匹快馬,三人上馬急奔。兩天後,西門山三人趕到了那個山谷附近,也就是徐志唐設伏的山谷。
西門山檢視了山谷之後,通向玉泉寺的道路,便在三岔路口西去的道路上等著武則天。可按照他的推算,今日一早武則天就會出現。他們等了許久,卻沒有看到武則天一行人。
西門山當即想到,武則天必定是走了岔路口南下的道路,想繞路去玉泉寺。他當即帶著羅川、天香追了上來,果然在小山山路上攔住了武則天一行人。
再說西門山揮動著手中的手杖,化解了武威的攻勢。他覺得武威劍法頗為高明,當即不敢大意,收起了輕敵之心,用心應對起來。
西門山本就是劍術高手,他的門下也都是用劍。西門山也只是幾年由於年事已高,喜歡拿著手杖。
西門山不想身上多帶一把寶劍,就把手杖當成了寶劍。他這根手杖,長約四尺,頂部有一個彎把。手杖和普通寶劍長短、粗細相似,方便施展各種劍法。
兩人以快對快,轉眼之間,交手十多招,沒有分出高下。西門山打鬥經驗更為豐富,眼光也非常老辣。
西門山已經看出武威的劍招路數,當即展開反擊。他運勁快速揮舞手杖,手杖頓時快捷而迅猛,朝武威綿綿不絕地攻去。
武威剛開始還能應付,可是二十多招過後,隨著西門山的加大勁力,武武威逐漸落了下風。武威基本沒有了還手之力,只能勉強支撐。
羅川一直盯著西門山和武威的打鬥,他深信師父會很快佔據主動。眼看西門山已經取得優勢,羅川當即讓天香替自己掠陣。
接著羅川拔出寶劍,縱身而起,直撲馬車。馬車前面的武勇見狀,也飛身相迎。兩人在空中相遇,各自揮劍。
隨雙劍相碰,發出一聲響。武勇被震得向後倒飛,連翻了兩個圈,才落在了地上。顯然他的功力,遠不如羅川。
羅川卻趁勢在空中一個翻身,繼續撲向了馬車。武元大驚失色,急忙飛身攔截。兩人瞬間在空中相撞,交手一招後,武元同意被震得倒飛而去。
羅川雖然佔了上風,但被武勇和武元先後阻攔,也被震落到地上。他正要再次縱身而起,武勇已經揮劍攻來。
羅川冷哼一聲,右手揮劍格開武勇的寶劍,左手劍鞘直刺武勇心口。武勇大驚,急忙閃身避過。
羅川逼退武勇,也不追趕,而是朝馬車走去。可他沒有走兩步,武元又揮劍攻來,羅川只得舉劍相迎。
武勇知道羅川武功高強,武元一個人不是對手。這種時候,武勇自然顧不得什麼江湖規矩。武勇當即寶劍一揮,直刺羅川后心。
羅川剛剛格開武元寶劍正要反擊,卻聽到背後有劍氣逼來。羅川只得反手揮劍相迎。在武元和武勇的聯手下,勉強攔住了羅川
羅川武功強過兩人,一個人面對兩人的夾攻,從容應對,絲毫不落下風。三人轉眼交手十多招,打成了僵局,難分難解。
後面的天香看了看,見爺爺佔據上風,小師叔也沒有什麼危險。她思索片刻,當即拔出寶劍,縱身而起。她沒有去幫西門山和羅川,而是直奔馬車。
馬車旁邊的飛雲大驚,他從天香的身法上,就可以看出她的功力不弱,而馬車上的侍衛肯定不是對手。
飛雲來不及向良辰、美景打招呼,就縱身一躍,飛身攔住天香。天香見有人擋住去路,當即揮劍猛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