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英便不說話,幫著一起扎炸藥包,一邊思索著路遠是怎麼想出這法子的,難道就不怕炸膛?
飛雷炮,其實不能算炮,和擲彈筒的原理差不多。
首先加固鐵桶留火門,在底下放底火,底火一般是以黑火藥這種低爆高氣壓的炸藥為主。
然後在底火上覆蓋一層隔絕燃燒的填充物,填充物上面再放炸藥包。
這樣做的目的,哼顯然是避免下面的底火一燃,然後將上面的炸藥包也給引燃了。
作用原理,就是利用點燃底火時的氣體猛烈膨脹,然後推動填充物將上面的炸藥包推出去,然後炸藥包在敵群中爆炸,從而造成殺傷。
汽油桶最大的作用不是發射,而是主要起到定向和加大射程的效果。
因此,在飛雷炮發射之時,講究很多。
首先,炸藥包上的導火線和底火的點燃時間要配合的非常恰當才好,要是底火燃晚了,炸藥包直接在汽油桶裡爆炸,後果有多難看就別提了。
要是點早了,炸藥包掉進敵群裡都還沒爆炸,敵人就有充足的時間去處理,到時候只能是浪費炸藥白費功夫。
好在,路遠當初因為對這飛雷炮極其感興趣,於是查過很多資料,對導火線的長短,底火的數量以及配比,都記的很清楚,加上有了戰機之後,縣裡有不少的廢棄空油桶,這才讓他有了不經實驗便直接拿上陣地來使用的底氣。
當然了,他從資料上看到的那些資料,可都不是絕對的,加之汽油桶終歸太薄,而且炸藥包的輕重不勻,以及填充物的稍稍傾斜,都有可能造成最終結果的難以預料。
在那些歷史文獻中,發射時炸膛的,炸藥包飛到自己隊伍或者兄弟部隊陣地頭上的,比比皆是,造成的死傷很多。
因此,這炮除了牛哄哄的飛雷炮這個名字之外,還有個名字叫做沒良心炮,說的就是這種誤傷的情況。
好在,這次折腰峪的陣地狹長,而且佔據高地,發射炸藥包的弧線並不太高相對比較好控制,這也是路遠敢將這炮拉上來做實驗的原因。
當然,除了這些缺點之外,飛雷炮的殺傷力和射程還是很可觀的。
首先,射程就能夠達到兩三百米,加上炸藥包的爆炸威力不可小覷,要是再在裡面放些碎石之類,那絕對能造成一炸一大片的效果。
更何況,他們的炮火這陣子都是主打小型擲彈筒發射的手雷,忽然給對方來這麼一火炸藥包叢集轟炸,能夠造成的殺傷,可想而知!
“希望團長這次的發明,也能像打穀機一樣,真的能發揮出效果吧!”
毛英一邊想著,一邊看著那二三十個逐漸埋好的汽油桶心說,雖然他嘴裡對這玩意兒不抱什麼希望,可在他的心底,卻是無比的希望這飛雷炮能夠發揮出路遠所說的威力。
要不然,就只能讓這些弟兄拿命填了,要是那樣,他不知道這一仗打完,這裡的一千四五百人,能夠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