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木馬縣周圍的那些梯田裡,糧食終於成熟了。
所有的百姓,士兵們,都開始參與到了收割的工作之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由於有了提灌站的存在,這些梯田得到了極好的灌溉,甚至在上坡上造出了不少的稻田!
大片大片的高粱,玉米,紅薯,稻穀,沉甸甸的壓彎了枝頭。
“快呀,加勁幹啊,早一天收完糧食,早一天將來年的小麥給種下去,別耽擱了時節!”
宣傳員們在高喊著,每個人的臉上都佈滿了汗珠,和那些汗珠裡,卻洋溢著收穫的喜悅。
“來來來,讓我搖一搖!”
“滾開滾開,這是打穀機知道不?你會搖嗎?趕緊割稻子去!”
一群軍官爭搶著,輪圓了胳膊搖著打穀機,隨著齒輪的旋轉,其中的絞盤嗚嗚嗚低吼,送進其中稻穗便被細細的鐵絲做成的鐵齒給絞了下來,黃燦燦的稻穀流水一般的流進其下的木桶內。
“團長,你發明的這打穀機,還真管用!”
在一旁觀察的潘浩迪一臉的膜拜道:“我覺著吧,要是你不生在這個年代,一定可以成為偉大的發明家——這打穀機,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打穀機又不是什麼高科技,隨便一想就想出來了!”
路遠淡然的道,心頭卻在竊笑,心說也就是自己曾經見過這種手搖的打穀機而已,要真讓自己無中生有的發明,那可就難為自己了。
這種手搖式的打穀機,純粹就是用大齒輪帶動小齒輪,從而提高其中用木片裝著鐵絲做成的絞盤的速度,從而將稻子從稻穗上絞下來而已,真的沒什麼科技含量。
可要是沒見過的人,想要就這麼發明出來,那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也因為如此木馬縣第一知識分子的潘浩迪才會顯得如此震驚。
當然了,一切的機械,都得有基礎工業的支撐,就拿這最簡單的打穀機來說,都是因為鋼鐵廠現在生產的鋼鐵質量大大提高,用模具鑄造些齒輪之類已經沒有問題,才順利的生產出來的,是這邊,或者是目前的中國第一臺打穀機,而且還是簡化版的!
搖把和其中的連線處本該安裝上滾動軸承以降低摩擦從而達到省力的目的,只可惜軸承對目前的鋼鐵廠來說,技術含量太高,造不出來,也就只能省略了。
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看看那些霸著打穀機不肯撒手的軍官們就知道了,對這麼個新鮮玩意兒的出現,這群傢伙撅著屁股吭哧吭哧搖的起勁,絲毫不在乎自己多出了不少的蠻力。
“滋滋,團長,有你在啊,咱們這幹活可是省力多啦!”
張在先在一旁笑的合不攏嘴,心說以前要是打稻穀,可得將稻穗全部割回去,曬乾了才一點點的打下來,費時費力,而現在,往脫粒棚裡一送,就稻子是稻子,稻穗是稻穗了,省了多少力氣——更別說,打穀機不但能打穀子,還能打高粱呢!
唯一有些讓他心疼的是,打穀機雖然好用,可打的不那麼精細,偶爾會有些稻穀成為了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