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濤剛才跟老船頭說過拿去拍賣的優勢和缺點,這讓老船頭很糾結,自己是現在就落袋為安呢,還是拿去拍賣,如果拿去拍賣,拍的好自己多賺錢到沒什麼,但如果只拍了八十萬,算是各種費用,自己能得到的錢和現在比可是差遠了。
於是,他又和老伴商量了一下,最後還是他老伴一錘定音,選擇落袋為安。
孟子濤對他們的選擇不會發表什麼意見,接著老船頭開啟了另外一隻盒子,裡面的東西有些特別,是一面古代的玉鏡。
可能有人說了,玉鏡能夠照人嗎?其實,玉鏡的光潔度不夠,一般是用來陳設的。
這面玉鏡很大,說它大,是指它比一般的照容青銅鏡直徑大(直徑達30厘米左右)。
這面白玉鏡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背面。運用浮雕技法雕刻山水、古樹等圖案,刀法簡潔、粗獷、大氣。頂部高山行雲,近景松柏樹木,有白鹿徜徉於林木之間。
其中又有仙人玉童,圖樣紋飾豐富,層次分明,衣紋拂動,神情閒適,頗有仙家風度。人物個個生動,栩栩如生,顯示出玉雕匠人深刻的觀察力和完美的表現力。
說實話,孟子濤還是頭一次看到這等玉鏡,而且從紋飾風格來看,應該是繼承的盛唐遺風。
而且,玉童子衣衫飄逸、下襬刻劃密集平行短線紋、袖口緊收有條紋、衣紋多長短平行弧線、靴上飾網格等特點,顯然是沿襲唐代玉雕人物的風格,而後腦勺外凸、五官寫實精細、衣紋作“米”字等特徵,卻是隨後兩宋玉雕童子流行的元素。
從種種特點來看,這面玉鏡應該是五代十國時期所作,另外,這玉鏡上的山水內容,讓他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讓他想到了可能藏有溫韜寶藏的那幅山水畫。但仔細看,兩者又有很大的差別,很可能沒有關聯。
但不管怎麼說,這面玉鏡給孟子濤一種很不一般的感覺,直覺隱隱在提醒他,玉鏡對他很重要。
雖然這面玉鏡很重要,孟子濤還是實話實說,把這面玉鏡的情況說了一下,並按市場價格進行了估價。
老船頭驚喜地說:“這東西也值八十萬?”
孟子濤說:“是的,它玉質出色,雕刻技巧也很高超,另外直徑足夠大,估價八十萬並沒有問題。”
接踵而來的驚喜,讓這對老夫妻喜出望外,有些回不過神來。
半響,孟子濤直接開口問道:“大爺,這面玉鏡你們又準備怎麼處理?”
老船頭回過神,又開始猶豫起來,不過這回他老伴直接發話了:“你說的價錢都認吧?”
“那是當然了。”
“好,這些東西都賣給你!”
孟子濤笑著點了點頭:“一共是一百六十四萬八千,我湊個整數,一百六十五萬,你們覺得怎麼樣?”
老船頭喜笑顏開:“行,這就個價錢,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