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元林的介紹得知,林老闆本名林友信,也是做古玩生意的,不過他的生意都在汴梁,這次是因為來找元林,正好遇到這事,所以才過來湊下熱鬧,沒想到還打了眼,他想想都覺得鬱悶。
打眼也是正常的事情,林友信只是自嘲了幾句,就放到一邊,等菜一上,大家便推杯換盞,說起了一些古玩這行的趣事,到也熱鬧。
“要說收藏家的話,我最佩服半年前才認識的一位朋友,你們能不能猜到,他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到現在一共收了多少古董,我說的古董是有市場價值,被咱們行里人認可的古董。”
孟子濤和元林都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林友信伸出三根手指:“三十萬。”
“什麼!”孟子濤和元林都愣住了,哪怕是三萬,他們也好理解,三十萬,而且還都是有價值的藏品,一些博物館都沒有這麼多藏品吧。
“嚇一跳吧。”林友信呵呵一笑:“別說是你們,我當初看到這些藏品的時候,也被嚇了一大跳。”
“這人叫什麼名字啊?”元林連忙問道。
“他和我一個姓,叫林景松。”
孟子濤和元林都表示沒在圏子裡聽過這個人。
林友信說:“我沒認識他之前也不知道有這個人物,要不是他的經歷可以證實,我也不會相信他。”
這位林景松據林友信說,出生於書香門第,父母都是大學的教授,因為言傳身教,對古文化很感興趣。他收集的第一件老物件是一枚玉戒指,花了三十塊錢,當時還是八十年代初,三十塊錢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本來,林景松買了之後便後悔了,沒想到香江的親戚回來串門,其中一位遠房伯伯看到那枚玉戒指,並提出買下來了,最後給了林景松三百塊錢。
幾天時間就賺了三百塊錢,把林景松激動的不待,於是開始踏入這行。剛開始收集老物件時,他只想著賺錢,並不知道這些老物件真正的價值。
後來,在學習過程中,林景松對古玩越來越瞭解,專門走街串巷或者去鄉下收集。同時也知道自己被遠房伯伯宰了一刀,不過他並沒有生氣,因為要不是他的伯伯他也不可能會這麼快踏入這行。
之後,林景松對古玩感興趣了,只要碰到他喜歡的,就花錢買下來,後來收藏的物件也就越來越多。在別人眼裡破破爛爛的東西,到他那裡都成了寶貝。
林友信講述道:“一開始他的家人並不支援他收集這些物件,覺得這些都是破爛,堆在家裡佔地方,家裡都進不了人。還曾經趁著自己不在家,把老物件一件件地扔出家門,那個時候是他又悄悄地給撿回家。後來隨著賺到了錢,以及言傳身教,得到了家裡人的支援,之後就越發不可收拾。我估摸著他的所有藏品加起來的價值得有好幾十億。”
孟子濤感慨道:“還真是高手都在民間啊,林老闆,今後有機會的話,我想讓你幫忙引薦一下,不知可不可以?”
聽了林友信的介紹,他對林景松相當的感興趣,想要認識一下。
林友信笑著答應了:“那當然沒問題了。”
大家邊聊邊吃,很快飯局接近尾聲,這個時候,孟子濤卻接到了尹建鵬打來的電話,沒聊幾句,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等孟子濤掛了電話,元林便問發生什麼事了。
孟子濤笑著搖了搖頭:“你們應該還記得剛才跟我一起去的老人吧,之前我在他那買了一些古玩,剛才對方打電話過來,說反悔了。”
元林皺著眉頭說:“這不是壞了規矩嘛,你不會答應了吧?”
孟子濤說:“老人有些可憐,而且那幾個東西我其實不在意,也賺不了幾個錢,我不想麻煩就同意了。”
林友信搖了搖頭:“孟老師,你的心腸太好了,要是我的話,可不會這麼容易就答應。”
孟子濤呵呵一笑,其實,要不是尹建鵬苦苦哀求,他也懶的跟尹建鵬囉嗦,再想想尹建鵬的兩個兒子,要是自己不答應的話,估計能把尹建鵬逼的家都回不去,想想老頭也比較可憐,還是答應了,反正除了麻煩一點之外,他並沒有什麼損失。
孟子濤在電話裡告訴尹建鵬就在這家飯店等他來,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就見尹建鵬帶著他兩個兒子過來了。
尹建鵬對著孟子濤連連道歉道:“孟老師,這回真是對不起,麻煩您了。”
孟子濤擺了擺手,正準備開口的時候,尹建鵬的大兒子便說道:“爸,你說這些廢話幹嘛,誰知道他騙了你多少錢啊!”手機使用者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