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濤客氣地問候了一句。
“哦,你也聽說了?”
田金奎神情有些黯淡,對此大家都能理解,任誰遇上這種事情,心情都不會好。
由於不知道接什麼話好,尤小富只是點了點頭。
“那咱們進去吧。”田金奎也不欲多說,轉過身就向屋裡走去。
路上,尤萬全落後一步,低聲說道:“小三,能否和你朋友打個商量,把東西讓給我?”
尤小富搖了搖頭:“我可做不了他的主。”
孟子濤聽到了尤萬全的話,說道:“你能給我什麼?”
尤萬全笑著說道:“大家交個朋友嘛。”
孟子濤呵呵一笑:“咱們又不熟。”
尤萬全笑道:“開個玩笑嘛,孟掌櫃可別當真,具體如何,咱們一會商量,怎麼樣?”
孟子濤並沒有把話說死:“行,到時再說……”
田金奎帶著大家徑直進了裡屋,接著就從一個大木頭櫃子裡拿出來一隻滿身塗滿了紅漆的方鬥杯。
方鬥杯,是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鬥而得名。古時製作方形器,不似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由於工藝複雜,技術侷限,嘉靖時期方鬥杯多不規整。
到了清康熙時期,出現一種提樑式方鬥杯。杯內有一橫樑,將兩側內壁連線起來,由此加強了方鬥杯在燒製過程中的強度,使器形十分規整。
可能有朋友要問了,杯子嘛,圓形不是挺好的,為什麼要發明這種大口的方杯。其實,這種大口杯在喝茶時,優點不小,它能夠使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
聽起來有些奇特,但其實這是物理學的原理造成,由於杯子開口大,高度低,液體的表面張力最大,而不是茶湯本身的圓潤。
像眼前這隻方鬥杯,以器形來看,看起來像是明朝的,但由於紅漆的關係,並不能判斷到底是什麼時期所制,而且一身的紅漆,讓人看著實在彆扭。
更何況,上面還用藍漆,寫著“我們要抱定必勝的決”這幾個字,怎麼看怎麼覺得怪異。
尤萬全皺著眉頭說道:“我說田伯,你這東西上怎麼罩著一層紅漆啊,而且還寫著字,這算什麼意思?”
田金奎淡淡地說道:“我們家以前的成分你們應該都清楚,當時我家雖然沒受到多大的罪,不過家裡的這些東西肯定是要上繳的。其它到也沒什麼,唯獨這件東西我父親很喜歡,於是他就想了這個辦法。”
尤小富好奇地問道:“那不是罩了紅漆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寫字呢?”
田金奎說道:“還不是怕被人砸了嗎,這是“保衛黃河”上的一句歌詞,寫了這個,當時沒有人敢砸。”
“呃……”大家一想也覺得在理,別說當時,就算是那段時期,也沒幾個人敢把這東西給砸了。
尤萬全說道:“田伯,你這東西是什麼時候的,你還知道嗎?”
田金奎說道:“我小時候也見過這東西的全貌,不過時間太久,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只知道外面是黃底,綠的紋飾,畫的是鳳凰,另外底下寫的好像是‘大明嘉靖年制’這幾個字,至於到底是不是那個時候的,我說的做不了準,得你們自己判斷。”
尤萬全心中一喜,如果真像田金奎說的這樣,那肯定是一件嘉靖官窯的東西,哪怕再不怎麼樣,幾萬總還值的吧?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真品才行。
尤萬全回過頭,用一副商量的語氣,對著孟子濤說道:“孟掌櫃,要不我先看看?”
“請……”孟子濤做了個請勢。
尤萬全呵呵一笑,就拿起方鬥杯,先掂了掂東西的分量,覺得還行,又用手指頭彈了彈,聽聽聲音,再把杯子翻過來,頓時眼睛一亮,因為杯底圈有一部分地方沒刷到紅漆,露出了“真容”,而且還能隱約看到釉色。
其實,此時尤萬全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田金奎的父親既然給杯子全身都刷了紅漆,這東西又不大,怎麼可能會單單漏了這點呢?
尤萬全仔細把胎和隱約能夠看清的黃釉,仔細觀察了一遍,只見胎質較細密,黃釉呈色比較淡,釉面看起來頗為勻潤。這兩點都說明,這是一件制工頗為精緻的嘉靖官窯瓷器,很可能是一件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