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九嬰之前啟用種族天賦的那種‘節奏’?”吳星將信將疑的喃喃道。
之前九嬰曾經數次展示它的種族天賦,水龍、火龍交相輝映,鱗甲紋次弟亮起,再與那寒霧、黑煙相互呼應,顯然就是蘊含了某種水、火和諧共存的天地至理!
“九嬰星化,終於悟道,可惜朝聞道,夕可死!”出塵看著掌心之上的舍利子,感嘆道:“妖獸也好,星尊也罷,領悟大道與自身天賦、悟性都有極大關係。初代的九嬰為禍世間,被那一位先聖以射日弓連發九箭斷九頭,此後再無九嬰能夠提升到眼前這一位最接近得道的境界,可惜啊......”
“太極陰陽魚圖,是以靜態描述宇宙運轉之道。但是,窺圖中之道,那只是驚鴻一瞥而已。太極陰陽魚圖的黑與白、陰與陽......水與火,是如何共存的?又是以一種什麼狀態共存的,如何圓轉輪迴的,見仁見智。九嬰將它的領悟化作了這舍利子內的絮紋,蘊含天地之道,能從中領悟多少則要看各人的悟性了。呵呵!如果我能看懂裡面的玄妙之處,說不定就能夠頓悟為一品星君了。”
聽到這裡,吳星才驀然留意到:那晶瑩的光澤、跳躍的火焰,竟然全都是同一段絮紋!那一段絮紋,在晶瑩水珠迸裂開來時便散開來複而聚攏成為火焰,等到火焰以油盡燈枯之態撲滅時由暗轉明再變成水珠的晶瑩,如此反覆。那一段絮紋,便是九嬰同時掌握水、火兩種理應不相容的能量並且可以使之共存的根源之所在。
“我從一冊古籍上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種關於妖獸的說法......”出塵收斂去了紋器“御風”,落回地面,緩步走到平一凡面前,繼續說道:“說是所有妖獸晉級的終極形態者,都是龍族。龍族,或只是神獸的統稱,而不特指那些只是龍形的妖獸,即相當於是人族的王族。潮汐之蟲又名‘清道夫’,雖然名字當中帶有一個‘蟲’字,卻理應不是妖獸之類,而是宇宙渾沌時期所孕育出來的遠古生命。潮汐之蟲所清理的並不僅僅是紋器‘御風’上的汙漬,而潮汐之蟲的成體:天蠶,更是清理那些試圖超越、脫離宇宙輪迴之道的生命!天蠶的這種清理方式,便是所謂的‘天劫’!”
平一凡此時早已經被虛弱期侵蝕到了極致,苦苦支撐之下,眼神仍然開始出現了渙散,跌坐在地面上,對出塵所說的這一番匪夷所思的話語,只是無意識的點了點頭。
吳星取出那一對涅,拿在手上把玩著,若有所思。
他知道出塵此時是有所感悟,並不是需要一個特定的傾訴物件,而是藉著之前與九嬰對戰的經歷、“涅”的出現,以及手上那一顆鵝蛋大小的舍利子的奧妙特性,梳理自己在大裂谷當中這一段時間的心得、領悟,與之前在古籍上看到過的一些記載一一進行印證。
“關於龍族的來歷,無論是舊曆前朝還是星落七國,史書上均有相關記載:先聖之間的大戰塵埃落定,勝者巡閱四方,而後‘釜山合符’。那一位最終獲勝的先聖將所有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首領召集於涿鹿縣的釜山,舉行了史無前例的大會盟。那一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蛇身、豬頭、鹿角、牛耳、羊須、鷹爪、魚鱗,等等等等,這才創造了新形象:龍族。”
“但是,古籍上那一位佚名的筆者並不完全認同史料上的相關記載,他認為,龍族其實就是神獸的統稱。妖獸的種族天賦經過大草原法則的優勝劣汰之後,透過不斷的晉級提升而得到高品級妖獸的種族天賦,甚至是得到一品妖獸的種族天賦;而龍族,則是由多種一品妖獸的種族天賦‘組合’、‘拼湊’成的。而不同的組合、拼湊方式,即晶核之間的相互融合,將決定妖獸能夠成為不同的龍族。這,理應才是‘釜山合符’的歷史真相。”
“當時那些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圖騰,代表著追隨著他們作戰的各種馴獸、鬥獸。圖騰的出現,其實是人族在先聖、先民的帶領之下的繁衍、擴張與妖獸領地重疊之後的必然產物:人族與妖獸,或共存,或你死我亡。那一位先聖除了統一符信之外,更為重要的目的其實是匯總龍族之下各種族妖獸的種族天賦,或許與千古一帝統一星落大陸之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等等一番政令、舉措,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可惜年代久遠,關於‘釜山合符’的記載遺存下來的只不過是隻言片語,語焉不詳。”
“譬如說當扈的須,所蘊含的或許確實就是眾所周知的龍鬚之種族天賦,除了製造出星力潮汐紊亂從而可以達到翻雲覆雨的效果之外,更是龍族穿行於靈界與星落大陸之間的依仗。”
“贏魚晉級之路所對應的,有可能便是魚化龍的代表之一。星落七國在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龍門,講述的就是龍魚互變的關係,或許是將其晉級的前後關係給通俗化了。”
“又譬如說蜃龍的蜃氣,在海面上是一團霧氣。從我們接觸過的這一顆蜃龍珠來看,倒是也符合對龍的描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古籍上的所謂波濤,不就是星力潮汐的一種解讀麼......”
“能夠口吐龍燚的惡龍,渡過天劫之後便是火龍。”
“揹著甲殼的旋龜,其實也是一種龍形,渡過天劫之後便為神獸玄武。”
“上古神獸鯤鵬,或許就是融合了鯤的晶核以及鵬的晶核的某一種妖獸渡過了天劫......”
“鳳凰與擁有五彩羽翼、五爪的應龍,同樣有一對翼,卻並不是透過那一對翼來飛行的,那一對羽翼內的各種絮紋理應是對星力潮汐的具體運用之法而已......”
出塵說到後面,言語和思緒都已經有些零散雜亂,漸漸的便陷入了沉思當中。
“無法修煉出晶核的,便只能是普通的獸類,就如同人族無法完成試煉初醒一般.....妖獸的晶核以及內裡的絮紋,對應的便是妖獸的種族天賦,晶核就是妖獸晉級的途徑,並且能夠以吞噬在內的某種形式進行融合、傳承......”吳星受到出塵的思路的啟發,在一旁沉吟道:“龍族舍利子內的絮紋,是龍族的神獸種族天賦所蘊含之道......如果別的一品妖獸直接吞了舍利子,可能會因為融合了其中的絮紋而得到舍利子內的種族天賦,從而晉級為龍族.......當然了,想要晉級為龍族,或許還需要過了天蠶的那一關,需要渡過天劫,透過宇宙大道的最終甄選......所謂甄選,那無非就是順昌逆亡而已罷了.......”
“從極北之地潮汐戰艦遺髓之上的那石料來推測,採自靈界獸巢的石料最可能的用途之一,譬如說就是製成巨石碑。在鏡界當中的須彌山,是石器文明,即包括龍珠、舍利子、玉石、水精等等在內孕育的溫床......”
“雲紋、靈紋,假設便是對應於太極陰陽魚的黑、白;而黑與白之間,則是九色星點所構成的各種飾紋,是黑與白之間的‘過渡’......黑、九色、白,構成了一個‘輪迴’.......黑、白是太極陰陽魚的‘表面’,而七色混雜著黑白,則是太極陰陽魚的‘內裡’,只是被純黑、純白包裹於其中;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從太極陰陽魚圖上雖然並不可見,並不代表著七色不存在,我們所看到的太極陰陽魚圖只是最表面的印象而已......”
“太極陰陽魚圖,如果是一個圓球形的話,黑白或許就是球面,內裡自然就是七色混雜著少量的黑白兩色了.......黑魚當中有白圓,白魚當中有黑圓,或許意味著九色之間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以某一種運轉之道共存著,相互轉化著......”
“太極陰陽魚圖,或許代表著就是繼承了天神文明的先聖們對宇宙最本初的渾沌狀態的一種解讀......”
咳咳!
一陣刻意的輕咳聲,打斷了出塵與吳星兩人的沉思。
小拘的青面獠牙緩緩浮現出來,對兩人說道:“主人們,現在是時候對平一凡勾魂攝魄了。虛弱期的目標在冥想狀態之下,如果對其勾魂攝魄,理應更容量成功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
回過神來的吳星、出塵兩人這才發現平一凡終於抵抗不住虛弱期勢不可擋的侵蝕,已經盤膝打坐冥想起來了。
虛弱期的星君,最為明顯、外在的具象便是感應方圓的星環所呈現出的不穩定狀態。
感應方圓,如果出現了由星點所聚攏而來的星環,就被劃作晉級星使的標準。星環的形成,意味著星點已經開始按照星使個體所理解、掌握的規則執行;到了感應方圓之內晉級“領域”之時,執行的是星尊體內星海所形成的獨一無二的星宿體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