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的四星金原本就是增強版的天衣針,此時啟明星海滿星;而長庚星海,是對精神力、感應力的增幅,此時同樣也達到了滿星!龍筋繩結,每增加一個繩結,相當於是星君的星數增加了一顆星辰,操控的變化、威力等等方面幾乎全是翻番!
出塵曾經說過,她所操控的龍筋繩結,目前也不過是剛剛過了四十之數而已!
眾所周知,一位星君自身的感應方圓,好比是一個由千軍萬馬所組成的軍陣,星君則好比是坐鎮中軍大帳的大將。
可以想象,如果有敵軍衝陣,越是向著中軍方向,將會遭遇到越來越多士兵的圍追堵截。常規的戰爭模式便是兩軍各自射住陣腳,展開陣型,你來我往的相互進行攻防。
如果雙方兵力相當,各自陣營大將運籌帷幄的能力又是不相伯仲,戰爭自然會陷入消耗戰,就看哪一方承受不住傷亡,而選擇了撤離,脫離戰場。
然而,終歸是有些特例的,總有那麼一些千人敵、萬人敵的猛將,於千軍萬馬的陣中,如入無人之境,斬將奪旗!
此時的四星金就是那一員猛將!尤其是當羅振威驀然察覺到之前向自己軍陣發起試探衝鋒的不過是敵軍的前鋒而已,而敵軍的主力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遷回到了己方軍陣後軍。一軍的軍陣後軍,通常是牛車、挽馬、輜重、輔兵、衣被、傷病員之所在,一旦遭受猛烈攻擊,極有可能會被敵軍一鼓而下,進而波及整個軍陣!
而在這個時候,敵軍的前鋒將軍圖窮匕見,以萬人敵之姿,破釜沉舟之氣勢,騎著汗血寶馬,單騎衝陣,直奔中軍大帳而來!
之前羅振威單手戲弄於吳星,好整以暇;而如今雙手齊上,卻顯得左支右絀,手忙腳亂,顧得了頭顧不了腚!
羅振威此時也不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已。
出塵現身的時機把握得相當精妙,與吳星的破釜沉舟不分先後!
當然了,羅振威此時的“敗局已定”,其實也多有作戲的成分。即便是出塵在一旁虎視眈眈,畢竟也只是一位文星尊,在近戰當中與品級相當的武星的優勢理應並不算太大。
羅振威此舉,不過是想引誘吳星貪功冒進,試圖先將吳星這個五品星使重創,然後再來全力對付出塵。屆時如果事不可為,或許羅振威也能全身而退。
然而,羅振威的把戲已經被出塵識破,她雖然仍然沒有透過星筆動手,但是卻動了口。
“三、七、五、廿四......”出塵突然說出一連串的數字來,稍頓了頓,又是另一串數字組合脫口而出:“一、四、六、八、拾七......”
羅振威有些警惕的瞥了一眼,臉上的表情自然是有些莫名其妙。
吳星卻沒有想那麼多,他知道出塵所說的數字其實是指代著龍筋繩結以及由繩結所組合而成的一種變化。當初出塵傳授吳星如何作用紋器“魚鰭”的時候,便是如此簡單直接的透過“數字組合”來指代某一組龍筋繩結的變化。
其實,如果吳星已經晉級為星尊的前提之下再來修煉紋器“魚鰭”甚至是紋器“御風”,則相對會簡單許多,畢竟星尊已經可以感應到九色星點了,對星力潮汐變化可以說將會有一個相對比較直觀的認知,而不是眼下這種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其實,從單一個繩結開始,便是這種龍筋繩結的最簡單的一個“組合”,譬如說吳星最初開始從問天那裡學習第一個龍筋繩結的時候便感覺自己像是在玩悠悠球。“悠悠球”所對應的便是某一種星力潮汐變化。
如果將星力潮汐比作是水文,那麼紋器“魚鰭”和紋器“御風”只是航行於星力潮汐之上的不同工具而已。
或許紋器“魚鰭”相當於是一隻小小的竹筏,透過一根竹竿便可以在淺水之中點篙撐駕;而紋器“御風”則相當於是可以遠航的舟船,有槳、有帆、有錨,可以航行於更復雜的水文環境之中。但是,無論是竹筏還是舟船,目的都是為了將人或者貨物運送到某一個目的地。
而星力潮汐變化並不完全是天地之間自然執行著的,尤其是當星君對戰過程當中,星力潮汐變化其實就是“人為”的。而無論是人為的星力潮汐變化,還是天地之間自然形成的星力潮汐變化,龍筋繩結仍然是以及不變應萬變,透過龍筋繩結的組合,將東西運送到某一個目的地。
現在,這個需要運送的東西,便是吳星透過三十一個龍筋繩結所操控著的四星金!目的地,則是羅振威!
鑑於出塵在一旁虎視眈眈,羅振威是不敢冒然使用任何凌空虛渡的功法來脫離忘川河岸邊這一處戰場的。即便羅振威是三品星尊,也無法僅僅憑藉肉身與分別可以操控著兩件可以在星力潮汐當中行進的紋器的敵人對抗!即便是星鎧配合獨門的功法,恐怕也只能是折戟沉沙於此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