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星自然沒去理會問天,只是看著面前那一塊巨石碑,神情竟然有些痴了,夢囈一般:“如果忽略掉碑文的話,巨石碑其實就像是一塊棋盤,每一個碑文都是規規整整的寫在一個棋格里面......圍棋上所說‘金邊銀角草肚皮’,跟巨石碑文的佈局是不是有什麼相通之處?......”
象棋、圍棋據說與結繩記事之法,是相同時期出現的事物,都是由先聖所創造出來用於開啟民智的。
象棋是兩軍爭鋒的遊戲,據傳古書《象經》內有日月星辰之象,以寓兵機。象棋的棋子設定受到古代兩軍作戰形式的影響,遠古時期軍隊的基本編制“伍”是由五名步兵組成的,作戰兵器也由弓、殳、矛、戈、戟五種為一組配合使用。這就是象棋棋陣雙方各有五個小卒的緣由。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有九十個交叉點。其實,如果將那中間的那一條楚河去掉的話,象棋的棋盤其實是由九橫九縱的平行線所組成的。
而在圍棋裡,主要先競爭四個角的位置,因為四個角的價效比最高,可用較少的棋子贏取更多的目數。所以稱為金角!銀邊:就是四個邊的位置。四個角的爭奪基本定型後就開始爭奪四個邊!草肚皮:就是棋盤的中間位置。想在中間位置贏得更多的目數就是真正的博弈所在,當然需要龐大數量的棋子。目,是一種圍棋術語,指在棋盤上,被一方棋子所圍的空白交點。
圍棋盤面從最外圍一圈到最內的一圈共有九路,而以每一路所圍成的棋盤區域單獨視為一層的話,將棋盤逐層向上“提”起,便能夠得到一個近似於九層方形祭壇的結構;圍棋棋盤之上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計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棋盤整體形狀以及每個格子縱、橫向相比,橫向稍短,巨石碑在外形比例上其實與一張棋盤是有些接近的。圍棋盤面上標有對稱分佈的九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
圍棋雖然跟象棋一樣也分兩方兩色,但是爭奪的卻並不是領土,也不是為了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而是爭奪一種“氣”。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因此最多有四個“氣”。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線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它們的氣也應一併計算。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這口氣就不復存在。如所有的氣均為對方所佔據,便呈無氣狀態。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
圍棋的啟蒙學習中,有縱十三橫十三的棋盤,也有縱九橫九的棋盤。另外,一些舊曆前朝的遺物當中還有一些是較罕見的縱十五橫十五的棋盤以及縱十七橫十七的棋盤。
這當中,如果在縱九橫九的棋盤中間加一條楚河的話,就成了象棋的棋盤。
對於圍棋標準棋盤的九路佈局,縱九橫九的棋盤對應的是四路佈局,縱十三橫十三的棋盤對應的是六路佈局,縱十五橫十五的棋盤以及縱十七橫十七的棋盤分別對應於七路佈局和八路佈局。
如果將這幾種規格的棋盤上每一路所對應的那一層做出“提升”,將得到層數不同的方形祭壇,這一點倒是與不器坊堪輿羅盤的天盤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有著精簡版與完整版。
要知道,當初包達僅僅是透過只有十個圈層的精簡版的天盤堪輿,再輔以象棋棋盤佈局簡易規則,然後推衍出了吳星、覃蘭兩人在某一瞬間能夠得到一定增幅的位置!包達甚至還說了,不器坊堪輿的操作,就是排布天、地、人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們之間的平衡和相生相剋。
這種推衍,其實與星力潮汐是息息相關的!而星力潮汐,則是由文武曲星所形成的!
“無論是蒙學館還是星殿,學童所用沙盤上的沙子,全都是細沙。當手指指尖探入細沙之中,即便是閉上雙眼,也可以透過指尖反饋回來的觸感來完成九字真言碑文。這,也是阿媽考核是否透過九字真言碑文的唯一標準,稱之為‘沙盲’.......”吳星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沙盲時手指之所以需要完全按照特定的路線,難道是因為手指凝聚的星力按照這種特定路線執行,會對附近那些九色星點形成拉扯或排斥的作用,然後形成某一種穩定結構?而這種穩定結構就是對應的九字真言?手指所凝聚的星力,透過這種路線,相當於是在一個小區域範圍之內形成了小型的星力潮汐?那麼,這一種九字真言其實對應的是這一種星力潮汐變化運轉的規律?”
“雖然我現在還無法實現對九色星點的感應和辨別,但是不妨先進行一種假設.......如果單個的九字真言是一個沙盲模式之下的連筆,那麼由若干個九字所組成的一個碑文,就相當於是一個長串的連筆:第二個九字順著第一個九字末尾筆畫的方向來作為起始筆畫的方向,然後再透過特定的筆畫順序來完成第二次的沙盲,這就已經不再是一個沙盤能夠容得下的了......至少需要一個‘沙池’了!因為前一個九字的最後一筆即為後一個九字的起始,方向無論向上還是向下,都是極有可能‘穿’過原有的沙盤,其對於空間的要求也只能是透過‘沙池’來滿足了。”
“之所以將若干個九字真言放在同一格子裡,或許是因為它們能夠在這一個小區域內的星力潮汐當中形成一種更高層級的穩定結構;這可能就跟小世界與小千世界之間的關係相似,單個的九字真言相當於是一小世界的話,碑文則相當於是小千世界,後者比前者高出一個層級;而單個或多個這樣的碑文串連起來便能得到一段飾紋,飾紋或許就相當於是一箇中千世界......”
“這麼說來,圍棋棋盤以及上面的黑白兩色棋子,其實是用來推衍文曲星、武曲星的星力潮汐變化的某種工具?圍棋加上棋子有可能甚至是一套紋器?!而那些以棋盤九個星位為中心的四路佈局、六路佈局,又或者是七路佈局、八路佈局的棋盤,對應到棋盤形狀的巨石碑之上,才是用來解析碑文可以組成多少種飾紋的?就像一個又一個不同尺寸的“模子”?多路佈局當中,能夠形成更高層級穩定結構的便能確定一種飾紋......這樣看來,所謂的‘四縱五橫法’對於碑文的解析豈不是太過粗略了?!”
“只是,如是這種解析巨石碑文的方法如此簡單明瞭......為什麼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呢?”吳星想到這裡,禁不住轉頭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站在一旁的問天,問了這麼一句。
“簡單明瞭?”問天哂笑一聲,傲然道:“有些飾紋,非文武兼修的星君是無法形成穩定結構的!無法形成穩定的結構,又如何能夠完成星附形成一段飾紋?!飾紋與飾紋之間是環環相扣的,其中任何一環沒有扣好,便連線不起來了,也就沒有後面的一整段飾紋了。這些由九色星點形成的各種穩定結構,數量多如天上繁星,可以說是星君領悟天地之道過程之中得到的‘象形文字’。文曲星君或者武曲星君都只能辨認其中一部分的‘象形文字’。現在,你應該知道為什麼星神殿如此仇視文武兼修的星君了吧?任由文武兼修的星君這種少數派坐大的話,那必定將會動搖甚至威脅星神殿一家獨大的地位!”
噝!
吳星自行忽略了關於星神殿的部分,只是驚歎道:“這麼說來,這種‘圍棋’多路解析碑文之法,只有像我們這樣文武兼修的星君才能使用咯?!”
問天若無其事,矜持的頷首,淡然一笑,又說道:“如果將星君的感應力方圓比作是棋盤,只要你的感應力、精神力足夠強大,便可以在每一個棋格內同時完成一段飾紋,然後將這些飾紋拼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飾紋。這樣自然可以極大的縮減星附的時間,星尊通常都是採用這種方式星附出高品級的飾紋來進行攻防的,威力極大......當然了,前提是你在任意一環之中都不能出一星半點的偏差,否則飾紋即便是拼接起來了,也是廢的!徒勞的消耗自己的精神力和感應力,而且你在完成整段飾紋之前是無法確定最終成功與否的。”
吳星呵呵一笑,擺手道:“前輩,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棋格、同時什麼的那些對於我還太過於遙遠。我現在除了九字真言碑文,連一個碑文都還沒認全呢!”
問天沉吟道:“你對於‘弈譜’解析之法的領悟,遠超出我的預期......”
“‘弈譜’解析法?”吳星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的說道:“圍棋古稱為‘弈’,如果是‘弈譜’,意思就是‘棋譜’麼?這樣的名稱,似乎還真的是相當的貼切!每一塊巨石碑,不就相當於是一篇棋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