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現狀,瞭解的人並不多。
尤其是國內。
這些年,整個國家把太多資金跟精力放到國防相關的重工業方面,重工業跟輕工業發展極不均衡。
國內以前同樣是這樣。
所以,有了改革開放。
“蘇聯已經開始了對經濟的改革。”顧楓說道。
“你覺得能成功嗎?”
劉春來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顧楓呵呵一笑,不說話。
劉春來不在意:“這對咱們的生意是好事。蘇聯要是輕工業發達了,咱們也就沒了賺錢機會不是?之所以所蘇聯表面強大,其實他們國內大部分的工廠都已經開始停工了,大量工人失業,甚至一些專家生活都困難……”
顧楓瞪大了眼睛,滿臉不相信。
劉春來知道蘇聯情況!
他是怎麼知道的?
國內要想打聽到那些訊息,並不容易。
任何國家出現這樣的情況,都不會讓外國知道。
要知道,劉春來並不是東北一帶做生意,更不是做中蘇邊境貿易。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搞他們並不重視的技術,我想應該比較容易,而且成本也不會太高。”
劉春來很滿意顧楓的表情。
都懶得把蘇聯要不了幾年就要破產的訊息說出來。
顧楓心思電轉,快速思索著對策。
劉春來表現出來的,讓他之前的策略沒有了作用。
既然對方知道蘇聯情況,肯定也沒打算走正常交易的渠道。
這中間的利潤……
“顧老闆,我這人喜歡交朋友。無論是滬市,還是花都,甚至首都等地方,我都有不少朋友。而這些朋友呢,即使沒有跟我合作,有我出的點子,也是能很輕易賺錢的。”
劉春來說完,就不再開口。
等著讓顧楓慢慢考慮。
“你確定,每年可以提供十萬箱?”好一陣,顧楓才開口。
“今年之內,就可以提供十萬箱衛生巾,甚至更多。”
劉春來點頭。
五十條生產線,有二十條是準備放這邊的。
“三個月內,我們增加的五十條生產線將會全部開工,也準備在這邊建生產工廠,當然,這得看這次我過來是否能得到想要的。”
劉春來直接把衛生巾廠作為籌碼。
“如果能確保供應這樣規模的衛生巾,或許這事可以商量。”
顧楓沒有直接保證。
留了很大餘地。
蘇聯國內對衛生巾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