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來嘆了口氣。
要是有足夠的幼師,哪裡存在這問題?
“再說了,咱們這邊村小的老師,都得由中心校的老師擔任,咱們招的代課教師,那水平……”
不是劉春來瞧不起這年頭的代課老師。
要知道,他得培養大隊的年輕人,充實到各個產業中。
“這是為了整個大隊長遠發展而必須做的。未來什麼最重要?人才!現在制約我們發展的不是基礎配套,而是人才。如果有人,我們很多專案都可以快速擴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些政策,劉福旺都懂。
現如今,制約整個大隊所有產業發展的,也確實都是缺人。
很多專案,都是隻能看著,沒有足夠的人,玩不轉。
劉支書也不傻。
唯一擔心的就是彭麗那麼年輕,剛高中畢業,才十八歲,擔任她們託兒所跟幼兒園的負責人,能否帶好這些孩子?
要是孩子沒帶好,不僅影響未來,更影響現在那些上班的人。
“彭麗雖然年輕,是咱們能招聘到最好的。她母親是縣歌舞團的,從小跟著學唱歌跳舞,她父親就不用說了……”劉春來再次讓老爹安心。
“行吧,先試試,不行再說。”
劉福旺不耐煩地揮手說到。
他也沒轍。
總不能讓他帶孩子。
到處都需要用人,而且越發展,對人才的技能要求越高。
目前給劉支書的感覺是三條腿的蛤蟆都比擁有各種平時看起來無用的技能的人才都更好找。
“劉大隊長,我,我……”
一個扎著馬尾辮,有些嬰兒肥圓臉、看起來卡哇伊,身材嬌小的女孩紅著臉看著劉春來。
“彭麗,你不用擔心,也不要有壓力。咱們的託兒所,主要就是帶著孩子玩兒,在到了上學之前,也就需要開始打下識字等基礎……”
劉春來安慰著對方。
對方只有十八歲。
能成為一個幼兒園園長,說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
當年能讀中專的,他爹希望她考大學,結果,專科都沒上。
現在倒是能上中專,可目前,縣裡各個單位招人,中專生貌似都不是很吃香。
葫蘆村的產業年年在高考放榜後招聘高中畢業生,彭麗不想去讀中專,參加了招聘,沒想到就成了。
“我沒有做過……”彭麗紅著臉看著劉春來。
“以前我也沒當過大隊長呢!三年前,我還是咱一中堅持抗戰的復讀生……”劉春來笑著說道,“現在我當這大隊長,不是也當得挺好的嘛。其實就是帶孩子,也沒有別的……幼兒園跟託兒所,也有其他人輔助配合你……另外,你覺得你同學或是朋友有合適的,也可以招聘進來……”
劉春來現在越來越喜歡放權給手下,自己當甩手掌櫃。
他希望的是最好能達到以後他說做什麼,就有人從頭到尾全部負責,他不需要操心,只用提意見,盯著就好。
“我能讓我媽跟歌舞團退休的阿姨們來幫忙嗎?你放心,她們都有退休工資,只需要很少的補貼就好……”
彭麗很忐忑。
“沒問題啊!至於工資的問題,不管有沒有退休工資,跟其他人一樣吧。就當咱們返聘的代課老師了。”
劉大隊長很大方地說道。
不差這點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