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巾這東西,不是什麼戰略物資。
以前女性同志沒有用過這東西,也沒有啥。
不會在國際上受到制裁。
之所以想要有配套,就是為了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縣裡的情況你也知道……”呂紅濤有些為難,“臨江紡織廠等都已經承包給你們了……”
“可以中止合同,我把紡織廠還給縣裡。”劉春來說道。
呂紅濤頓時急了:“我可沒那個意思。當初合同可是簽了十年!要是中止合同,別人不得說咱們縣裡言而無信?誰還敢來投資?”
開玩笑呢,劉春來不承包了,臨江紡織廠基本上又得走回老路。
為了自己腦袋上的頭髮,呂紅濤也不願意的。
何況,臨江紡織廠都是給春雨下屬的製衣廠供應原材料。
“到時候再看吧,既然要做產業基地,抽空我跟其他幾個縣的領導幹部商量一下。”
劉春來不再說這事情。
把這次出去的見聞說了一下,也說了會加大天府機械廠的投資。
“你們不是在製造汽車嗎?到時候這家廠的業務太雜了……”
呂紅濤可不希望劉春來把幾個廠還給縣裡。
按照目前的發展,天府機械廠的發展前景,比其他紡織廠等都要大很多。
現在屬於承包期,劉春來投資的不少。
縣裡沒有資金投入,所有的錢都拿來搞基礎配套建設了。
至於承包期結束的問題,許志強跟呂紅濤等人也研究過多次——對廠子進行股份制改革,不僅符合國家政策,也能把四大隊跟天府機械廠繫結。
縣裡不用出錢,每年等著分錢就好。
何樂而不為?
“分一個廠子出去。”劉春來試探著呂紅濤的反應。
呂紅濤倒有些意外,“這也不錯。縣裡多一些裝置製造企業,對配套廠的發展有很大好處。”
劉春來以前是不願意搞這些需要技術跟資金不小的製造業的。
“呂縣長,這次出去,對我的觸動很大。如果只是我們大隊,或是我個人為了賺錢,搞這些產業,一點都不賺錢,而且投資不少……”劉春來嘆了口氣,“可咱們縣裡要發展成為工業縣,擁有完善的配套,就必須得搞這些!這次在義烏那邊,我遇到一個生產銅釦跟金屬釦子的小廠,他們生產的銅釦,每一粒利潤只有三厘,售價比我們原本的低了40%……”
“怎麼差距這麼大!”呂紅濤瞪大了眼睛。
劉春來苦笑著把自己瞭解到的說了。
他之前知道的時候,也是這樣震驚的。
“看來,咱們要走的路子還很長。等許書記回來,縣裡安排一批幹部到沿海去考察學習……”
呂紅濤的臉上也變得嚴肅了。
要想發展,就必須學習別人的經驗。
劉春來自然知道。
縣裡怎麼幹,他不管。
只要縣裡能有配套他們的廠子就可以。
跟其他幾個縣聯合發展,也就是為了讓他們投資各種不賺錢的基礎產業。
呂紅濤也看到了這裡面的機會。
廠子只要建立起來,將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把農村富裕的勞動力轉換成產業工人。
發展起來後,就會對周邊的人才、資金形成很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