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你真打算跟對方合作?直接提供原材料?”
面對劉春來,黎令山很是不客氣。
“你的看法呢?”對於黎令山,劉春來還是非常尊重的。
並不是因為對方是賀黎霜的舅舅。
六十年代的大學生,貨真價實的。
“如果只是提供原材料,利潤很低,生產規模擴大之後,也容易被國外使用者卡我們的脖子……”黎令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
現在柯爾特沒在這邊。
“這個不用擔心。不能因噎廢食啊。出口才是未來,國內市場,競爭太大,利用國際上的先進技術來增加我們自己的技術能力……何況,你這邊不是正在籌建紡織技術研究所嗎?新的技術,對裝置肯定有要求,初期可能靠著買,以後呢?我們需要以此為基礎,開發自己的技術,裝置,等大家都意識到這問題,我們又可以賣技術跟裝置了。”
劉春來的說法,黎令山能理解。
黎令山不再反對。
“另外,柯爾特是值得信任的,跟我們在彩電專案上有合作,他們是外資股東……”
這讓黎令山放心了很多。
柯爾特跟鄭天佑是劉八爺兒子的事情,他沒說。
港商的身份,在這個年代,非常好用。
“那行,我先跟他談。”
劉春來自然不干涉。
作為管理者,要想輕鬆,就必須得讓手下的人幹更多活,自己當甩手掌櫃不香麼?
“哥,你不是說要很長時間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劉秋菊看著劉春來,一臉高興。
甚至,還有些臉紅。
倒是讓劉春來多看了她幾眼,好像老三不希望自己這麼快回來?
也沒多想,“在山城待著,天天被人煩,還是屋頭舒坦……”
前面的劉千山直接開著車,往幸福公社的方向而去。
“屋頭穀子開鐮了吧?”
“明天呢。爹這幾天正在愁這事,修路的人不少,廠裡不放假……”劉秋菊說到。
打穀子,全部都是靠著人力,割穀子需要人,打穀子需要人,就連運輸也得人力,甚至還得有專門的人曬。
“那個要不了多少人啊!”劉春來不解。
雖然幾個廠消耗了不少勞動力,沒有交地的人,他們不管。
交地的人,隨便都能調集一些人。
“你回去就曉得了。”劉秋菊也不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