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現在公社沒有必要要那麼多大隊?”
劉福旺有些意外的看著劉春來。
劉春來早晚都是要當鄉長跟公社書記的,地盤不應該是越大越好麼?
現在馬文浩來當了鄉長,不過是來鍍金的,只要不出意外,很快就會調走,那時候,鄉長的位置又空缺了下來。
劉春來幹出成績,他不當鄉長,誰當?
“要那麼多大隊幹啥?現在農村的稅收跟糧食,都是以糧食來繳納,一個大隊一般也就只有一千多畝田土,上交提留加統籌款,一畝一百多斤,這也就十多萬斤糧食,一兩萬塊錢的稅收跟提留。拋開國家糧稅,提留款跟統籌款有多少?”
劉春來問他爹。
劉福旺自然清楚這情況,一時間也不由愣神了。
換成以前,劉支書是有很多理由反駁劉春來的。
幾千塊錢不是錢?
可現在不同,劉支書是見過大錢的。
兒子動不動幾百萬扛回來,幾千塊錢他已經不放在眼裡了。
他四大隊一個大隊的建設,投資都得數十上百萬搞基礎建設,這還只是目前最基礎的投資,產出同樣不會提高太多。
等到兒子當了鄉長,自然是要以四大隊為模板,全公社都如此發展。
各個大隊不僅無法提供自己發展建設需要的資金,反而得公社補貼更多,公社哪裡有錢?
現在連四大隊的配套,公社都沒足夠的錢呢。
“要是這樣,咱們公社還真不能要其他的大隊,至少目前不能要。好鋼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其他大隊併入咱們公社,不投入也不行,到時候要出事。”劉福旺只是聽劉春來這樣一說,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如同劉春來說的,船小好調頭。
公社小無所謂。
反正不指望公社這點錢來給四大隊配套。
基礎投資啥的,最大的來源是縣裡財政補貼,那是地方統籌跟上交提留款構成的。
不併入其他大隊,這些收入,縣裡也是不會少的。
“你們來得正好,正要找你們呢。”劉福旺父子兩人來找嚴勁松跟馬文浩的時候,兩人正要找他們。
馬文浩這個新任鄉長,確實也當得憋屈。
連個獨立辦公室都沒有。
放眼全國所有鄉鎮,也就只有幸福村能看到這情況了。
嚴勁松本來就擁擠的辦公室再加上一個鄉長辦公,擁擠情況可想而知。
劉春來有些意外,難不成也是為了吞併周邊公社的大隊而找自己?
“我們計劃拓寬從公社到203省道的這5公里道路,你看如何?”馬文浩直接問劉春來。
203省道距離幸福公社五公里,去縣城,必須經過這條道路。
省道是雙向雙車道。
而從幸福公社到省道的道路,則是單向單車道,就連錯車都不容易。
全縣都沒有幾輛車的情況下,有路就沒問題。
根本不至於出現狀況。
隨著幸福公社的製衣廠跟傢俱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每天不管是貨運汽車,還是客運班車,也就多了起來。
有時候,兩輛車在道路上相遇,想要錯車,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馬文浩作為鄉長,新官上任那三把火,自然得燒到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