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後來者,劉春來比誰都清楚,技術開發在整個產業鏈的重要性。
一家廠的產品是否能夠讓消費者滿意,取得市場,靠的都是產品的效能跟質量。
質量不行,效能也不好,銷售再好都沒用。
最多在剛上市的時候忽悠消費者一把,然後就死路一條。
停了一下,劉春來又問:“呂縣長,當初你們從隴縣跟呂山縣搞那麼多裝置跟人員,現在產能有些過剩啊……訂單不夠飽滿,工人怎麼辦?”
劉春來提出的,正是呂紅濤不願意面對的。
現在劉春來都提出來,繞不開了。
“當初不是就說好了?按你們廠工資制度跟縣財政結算……多的少的,都由縣財政承擔。”
呂紅濤的心在滴血。
縣財政什麼狀況,作為縣長的他,比誰都清楚。
將近兩千人在縣裡。
吃喝拉撒都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原以為那麼龐大的訂單,這點人都太少了。
劉春來動不動就是上百萬的訂單。
以前他們廠子,一年產出都沒有百萬呢。
呂紅濤等人卻沒想到,流水線的生產方式,產能遠比他們想像的更高!
到現在為止,加上山城跟蓉城的訂單,總共訂單數量已超過20萬套,訂單總額已經超過了600萬!
這麼龐大的數量,也只是目前江南製衣廠一個月的量!
貧窮落後的隴縣,居然有了一個年產值可能突破上億的廠!
全縣其他的廠子加起來,都比不上這樣一個廠啊。
劉春來見呂紅濤即使明知道要吃虧,也沒賴皮,還真有些意外。
“既然說好了,縣政府也不會讓你來承擔這成本。雖然我知道你賺得多……當初不是簽訂了合同的嘛,咱們改革開放了,也得講究契約精神不是?”
呂紅濤臉上平靜,心中那難受勁兒,完全沒法提。
劉春來不由再看了他幾眼。
不管怎麼說,他都不會開那個口的。
自己承擔?
憑啥?
很快,車子就停到了縣政府的門口。
劉春來準備等呂紅濤下車後,直接去天府機械廠一趟。
天府機械廠的拖拉機,從最開始十萬塊錢的現金到賬,樣品生產就已經開始了。
劉春來出去一趟回來,得去看看進度如何。
產品快要出樣品了,自然得開始著手準備市場推廣。
要是沒訂單,生產出來也是浪費錢。
先生產再賣,完全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
“劉支書,你們來得正好,剛才郵電局那邊來找呂縣長,說是有一封山城來的電報,很急。”
夢想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