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專業的,具體是採用焊接來連線還是用螺栓連線,這也需要技術人員來論證……”劉春來直接把問題丟給了他們。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員去做。
這是一名老闆最基本的素養。
“那我就沒問題了。不知道你們需要多少?”潘勇民表示,他們這邊技術沒問題了,“生產這個,10米或是12米的長度問題應該不大,二十米以上,需要進行大量的論證跟計算……”
劉春來才不管這些。
只要能生產出來就可以了。
具體是螺栓連線還是焊接,甚至是為了更高強度,用螺栓連線後再焊接一番,也是可以的。
成本,沒有基礎的對比,自然也就沒來辦法。
“劉大隊長,不知道這個你們的訂單多少,要不,先給一部分的預付款?”
方國強有些不好意思地問劉春來。
劉春來有錢。
鋼廠現在連基本工資發起來都有些痛苦。
“預付款啥的先不說,得咱們搞出產品,技術部門先考慮問題,然後拿成果來找縣財政。”
劉春來既然不願意承包鋼廠,讓他們承擔技術研發費用,並不合適。
所以,呂紅濤直接就開口了。
“那行,你們討論,我希望能儘快有成果,要不然到時候也是麻煩事兒。拖得太久,我們的廠房就有問題。都是一個縣的單位,有機會自然希望能讓給咱們縣裡的內部單位,如果生產不了,我們也就只能去山城甚至往長江下游的城市尋找……”
劉春來一點都不客氣。
對於他來說,建設廠房需要的工型鋼,材料不是很複雜,生產也不是很困難。
具體是採用熱軋工藝還是冷軋工藝,他是不知道的。
他原本搞的是科技產業。
“行了,你們就召集技術人員,研究這個吧。我只希望儘快!抓不住機會,到時候誰都別怪沒有給你們機會。”呂紅濤也沒有強求什麼。
沒說多少時間必須拿出成果。
劉春來的收音機生產線什麼時候到,他不知道。
錄影機生產線,這幾天就快回來了。
“廠長,咱們這……”白建設見呂紅濤跟劉春來幾人離去的背影,有些擔憂地問道。
方國強沒有回答,而是看向總工潘勇民,“老潘,這事情難度又多大?”
“比咱們生產的鋼水管難度要稍微大一些,對於我們來說,卻是最合適的。現在的問題是,這種產品究竟有多大的市場需求……”
潘勇民擔心的是搞出來能生產多久。
“先不管這些,技術樣品搞出來。要不然,咱們發工資都不好找縣財政要錢。”方國強嘆了一口氣,“廠子原來多紅火,到了今天,連工資都發不起……”
眾人盡皆默然。
事實已經擺在了他們面前。
劉春來都不願意要鋼廠,說明鋼廠的發展前景並不是太好。
對於未來,鋼廠所有人都是迷茫的。
除非他們旁邊就有一座龐大的鐵礦。
哪怕是賣初步冶煉過的原材料,也能有不小的收入。
可他們,只有一個鋼廠。
“市場前景真的大?”呂紅濤出來的路上,上了車就開始問劉春來。
對市場前景,呂紅濤還是很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