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那邊沒有新的訊息?”劉春來就知道會這樣。
上千臺縫紉機啊!
許志強跟呂紅濤兩人只管往縣裡弄人弄裝置。
“還沒有。”王新民搖頭,“隨著這些人員的熟系,以後產能會更高……”
“設計部那邊有新款出來嗎?現在已經是秋天了,要開始著手冬裝……”
“咱們縣裡的紡織廠,就只能生產麻布跟綢子……”王新民搖頭。
一時間,劉春來的心情就變得不太好了。
八十年代初期,國內服裝市場還沒發展起來。
哪怕進入九十年代,這樣一家一千多臺縫紉機的廠,也不過算是小廠。
“先壓著生產,確保有活幹。我會盡快跟市場部門聯絡,同時,也會跟設計部那邊溝通。”
早就想到了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劉春來倒也沒有太鬧心。
市場規模不大的時候,隨便一家規模大些的廠,都能讓整個市場被快速擠佔。
部隊需求量不小,全國三產單位也是不少。
他們是爭取不了這一塊的。
沒有訂單,寧願不生產,也不能造成積壓。
“你不是派人去了滬市跟其他地方?”劉福旺問劉春來。
花都那邊預定的數量不少。
可其他地方的人員一直都沒有發訊息回來。
連鄭天佑跟柯爾特他們在香江那邊是否能開啟市場局面,並且以香江為跳板,把這些設計新穎的服裝賣到歐美市場,劉春來也沒法保證。
現在只能等著。
“聯絡不方便啊。”
連打電話的通話質量都差得要命,更不要說其他。
發電報,沒有對方地址,也沒辦法。
從製衣廠出來後,劉春來給花都的吳二娃發了一封電報。
一方面問現在那邊的情況,另外一方面就是詢問鄭天佑他們在香江的訂單。
至於楊小樂等人,劉春來也不知道他們的情況。
楊小樂等人到現在都沒訊息。
要是有手機,直接打個電話就行了。
現在的楊小樂一行人,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訂單是在不斷增加,生產規模擴大,成本會更低,你卻想要漲價!黃老闆,做人沒有你這樣的。”看著眼前的黃東陽,楊小樂竭力忍著自己的怒火。
黃東陽四十多歲,看著眼前的年輕人,一臉笑容,“楊經理,你們吃肉,也得給我一口湯吧。一套給我不到7塊錢,我這還得支付裝置以及工人工資……你們賣十五呢。利潤這麼大……”
“市場是我們開發的,產品也是我們設計的!我們有個更大的廠,如果你覺得不合適,那麼我們就只能中止合作!”楊小樂冷哼了一聲。
黃東陽根本就不在意。
對於他來說,看著楊小樂他們大把掙錢,自己一套衣服的利潤卻只有一塊不到。
自然不甘心。
回到他們掛著春雨服裝貿易公司的門市後,楊小樂陷入了沉思。
“小樂哥,繼續生產下去,會對春雨的服裝造成更大影響吧?這第二批貨一旦全部完成交付,將近五萬套呢!”馮雁秋看著不停抽菸的楊小樂。
她不知道楊小樂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