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起身,黃飛虎緊隨其後,孫長富拉著兒子孫趣江,向陳勇三人道別。陳勇三人送他們離開悅來客棧,才轉身上樓。
平阿四吃了程靈素熬好的湯藥,又沉沉的睡去了。程靈素看著陳勇說道:“大哥,古洞河之行,很有可能會有風險。關於‘抬參’的規矩,你我都不熟悉,正常會有什麼風險,你我一概不知。
我還是認為,大哥應該帶上那口‘冷月寶刀’,這樣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我相信大哥都能夠應付自如。義父的身體跟著趕路問題不大,再加上還有馬車隨行,相信不會有問題的。
既然王老爺子提到會有毒蛇和兇禽猛獸了,我明天再去買些草藥,再多準備些應急的藥物好了。聽說長白山內終年積雪不化,我們到時候還要攀巖玉筆山,我看還需要再準備些繩索,和大衣比較好。”
第二天,陳勇和程靈素又去採
買了一次東西,這下子應用之物,才算是準備齊全。程靈素回來後,就一個人忙著煉藥。陳勇要去幫忙,卻被二妹給趕了出來。他心知自己的確幫不上忙,也就一早離開了。
到了酉時,王劍鋒王老爺子帶著眾人,又一起來到悅來客棧。這次隊伍裡面又多了兩個人,二人大概三十出頭,面板黝黑,身長六尺,一臉的絡腮鬍子,樣貌很是兇惡。
王老爺子介紹道:“這二人是崔氏兄弟,乃是雙胞胎。老大崔玉良,左眼上有顆痣。老二崔玉柱,右手少了根小拇指。他是兩年前抬參時,被守護蛇咬了一口,咬住了小拇指。老大崔玉良當機立斷,一刀斬下他兄弟的小拇指,才保住了性命。”
大家又坐在一起,這次是王劍鋒王老爺子請客。陳勇上樓請義父和二妹小樓,平阿四和陳勇下樓聚會,程靈素忙著熬藥,沒有時間。陳勇拿下來些熟牛肉,又提下來兩壇“茅臺”,大家聚在一起開懷暢飲起來。
吃喝差不多了,王老爺子的話匣子又開啟了,他開始給陳勇等人講那些入山要注意的事項。進山採參時,一般是多人搭夥,稱為“拉幫”。但特殊情況下,也有一個人進山採參的,像這種獨自進山採參的,叫做“單棍撮”。
“拉幫”一般都是三、五、七單數人結夥,叫“單去雙歸”,人參也頂一個人,預示會採到人參。進山時,必須有一個大夥都信得過、且有豐富放山經驗的“山裡通”當把頭。這次很明顯,就是王劍鋒王老爺子當把頭了。
尋找人參時,採參人排成一排,彼此距離約一棍,稱之為“排棍”。排中間的人叫“挑杆的”,一般都由把頭或經驗豐富的人擔任。搜尋過程中,如果有人發現了人參,就要大聲喊:“棒槌! ”,這叫“喊山”。
把頭接問“什麼貨? ”
發現人瞅准以後就要立即回答,說出幾品葉。然後,大夥接著說“快當!快當! ”,這叫“接山”。
什麼叫幾品葉呢?品葉是識別人參年份的最為簡單的方法。一年生的人參由三片小葉構成,俗稱“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葉構成,形如人手,俗稱“八掌子”;三年生的兩個杈,每杈五片葉,俗稱“二甲子”;
四年生的三個杈,俗稱“燈臺子”;五年生的四個杈,俗稱“四品葉”;六年生的五個杈,俗稱“五品葉”;也有生六個掌狀複葉的,俗稱“六品葉”。
喊完以後,把頭先用拴有銅錢的紅絨繩套在參葉上。拴上紅繩第一為了醒目,便於識別。第二就是傳說人參娃娃有遁地的本事,只有用紅繩拴住了紅繩,它才不會逃跑。
拴完紅線以後,把頭要在人參周圍的地上畫一米見方的框框,四角插上四個人用的索拔棍,稱之為“固寶”。其他人點燃蒿草燻蚊蟲,以便把頭集中精挖參。
挖參時先破土,然後用光滑的鹿骨釺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參鬚子。把參須周圍的土摳淨後,再用青苔茅子將參拉出來。隨後,用青苔茅子、樺樹葉、摻上一些原土,把人參包起來,用草繩打成“參包子”。
挖完參要砍“照頭”,即由把頭在附近選一棵紅松樹,朝著挖參的方向,從樹幹上剝下一塊樹皮後,在白茬樹幹上用刀刻槓。放山的人數刻在左邊,有幾個人就刻幾道槓;右邊刻的是幾品葉參,幾品葉就刻幾道槓……
預知長白山內抬參順利嗎?古洞河之行有什麼兇險?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