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在京城近郊的校場點兵,那真是旗幡招展,繡帶飄揚!高臺上旌旗遍佈,人頭攢動。刀斧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散發著閃閃寒光!二十萬大軍中挑出的五千精兵,在高臺下挺立,森然如林!
每人俱乘著從河套地區購入的雄健戰馬,個個頂盔摜甲,巍然不動!這五千人馬分別由弓弩隊、投槍隊、長槍隊、騎盾馬刀隊、鐵棍隊、方天畫戟隊,以及五百名錦衣衛中的高手組合而成。
輕甲快馬,顯現出這支隊伍的要求就是機動力特別強!應變快、攻擊快,撤退更要快!不但要在戰鬥力上,勝過韃靼、女真人的軍隊,而且機動性上,更是必須要最強。所以他們的戰馬都是從軍營中挑了又挑的,可謂是歐御史的煞費苦心……
歐御史在京中十二團營中,特意挑選出來的這五千精兵,就是為了保護小皇帝而用的!這次出征前,在校場點兵,就是要讓兵部、五軍都督府的將領們都瞧瞧,自己的帶兵能力!
誰都認為這五千精兵是歐御史的貼身護衛,所以歐御史不管去誰軍營中挑選人馬,大家都沒有異議,全部是全力配合。現在的歐御史是小皇帝面前的紅人,自己的親衛能夠隨他一起出徵,回來了,怎麼說也會升職不是?
武將想升遷,就是要靠軍功的,可是想有軍功,真心不容易。這次與韃靼、女真人聯軍作戰,肯定會死傷不少人的,但是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一戰最多半年,已經是很划算的了。所以不管那家的將軍,都希望自己的子侄被歐信歐元帥挑中。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歐大人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些人馬,就是特意為小皇帝準備的,如果他們知道啦,估計會更願意把自己家族中最好的驕傲,送於歐大人身邊吧。所以這次挑選出來的每一名士卒,都是家室清白的,不能有半點嫌疑!
小皇帝的安危關係到國家的興亡,自然馬虎不得。更何況這次小皇帝出京,還只能偷跑跟隨,所以歐信的責任更重大的多。不管出了什麼問題,他都有滅九族之罪!
可是即便如此,歐元帥也願意承擔這份風險,他認為讓小皇帝去邊關看看,真的比在京城中更有用!現在看起來國富民強,其實一樣是暗流湧動,一個有擔當的小皇帝,比溫室養出來的花,更有責任感!
歐御史身披亮銀鎖子甲,外罩素羅袍,身旁跟著陳勇、裴鈺和王嶽三人,在十六名執槍校尉的護擁下走進校楊。校場中頓時一靜,千百雙眼睛齊刷刷地投射過來。
校場中的五千精兵形成一種無形的肅殺之氣,真乃是鐵血之師也!這一刻,連歐信歐元帥也滿意至極,這五千官軍,真的是太好了。點將臺下更是簇擁著大批一起出戰的將官,他們同樣是精神抖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了出來。
因為誰都知道,今天小皇帝必定會來這裡給大家送行的。那位將軍,不想在小皇帝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這次出征,只要是能夠戰功卓越的,不僅能夠升官,而且還可以分到京城中的房產,這份嘉獎誰不羨慕呢?
歐御史屏住呼吸,從人群中肅然而過,馬靴鏗鏗作響,他大踏步登上了點將臺。指揮著五千官兵不停的變換陣型,做戰場上的廝殺狀,和陣型演練。這五千人的隊伍,真的是令行禁止,言出法隨!
這場演練,真的是讓觀陣之人大呼過癮。這才是百戰之師、王者之師啊!誰都想不到歐大人能夠讓這些士卒,相互間配合的如此之好!那些各個家族中的軍中嬌子,在此時都只是戰陣中的一員,誰都是絕對服從,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稍頃,戰鼓雷鳴之聲響起,黃羅傘蓋從遠方冉冉飄來,小皇帝要親自要登臺點將,為歐御史送行!他也是觀看了這五千人的方陣,心癢難耐,要與眾將官早一刻相見的!而現在的歐信,已經不應該稱做歐御史了,他現在是名副其實的歐元帥!
御駕親至,校場內的所有將校士卒,都紛紛跪倒迎駕。包括外圍的二十萬官兵,無有一人不跪。小皇帝穿著玄黑色團龍袍,愈發襯得唇紅齒白、英氣勃勃。他拾階而上,翼龍冠明珠微顫,來到點將臺中央,歐元帥忙跪倒迎駕。
小皇帝身後跟著劉瑾、王永等八名大太監,朱漆描金的托盤上奉著聖旨、令箭、印綬和天子劍。點將臺正央紅地毯、黃綾蓋面的龍書案、龍椅早已佈置齊當。
小皇帝走至龍書案後,坐在龍椅之上,才揚聲說道:“眾位愛卿平身!”
嘩啦啦一片甲葉子響過,五千餘名將士齊刷刷站起,就如一人一般!而遠處的二十萬大軍,一樣一起站起,這場面真的是,震撼人心!緊接著三聲號炮響徹雲霄,號角聲、戰鼓聲震人心扉!
這一切都讓小皇帝熱血沸騰,他恨不得現在就加入到這奔赴遼東的大軍之中!但是小皇帝卻知道,他現在來,就是給眾位將軍和士卒打氣助威的,而不是要加入其中的。不管他再想,也不能表現出來,否則的話,想出行就更是難上加難!
小皇帝俊郎的面孔英氣逼人,他正要起身說話,卻想起了這裡也是有規矩的。便向劉瑾看了一眼,劉瑾忙高聲呼喊道:“奉旨奔赴遼東的歐元帥,請上前聽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