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嶽對自己暗害歐大人妻女一事,一樣是憂心忡忡。他很擔心歐大人如果得知妻女已經出事了,會怎麼對待自己呢?有陳勇在,自己就算是想逃跑,想反抗也做不到啊!
而且自己現在是真心悔過,他想用自己的戴罪之身,為天下百姓做些貢獻呢?這中間如果因為自己暗害歐大人妻女一事,讓歐大人記恨在心,自己還如何有機會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王嶽深為自己做過的惡事在懺悔!他發誓,如果能夠改變這一切,自己一定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是到最後,王嶽看到的竟然是一家人相擁而泣,都在訴說著離別之情,並沒有妻女被辱後的氣急敗壞!
當王嶽知道歐大人的妻女,同樣是被陳勇等人救出,他更對這個結果釋懷了。看來自己只要跟隨歐大人好好幹,一樣有機會出人頭地的。在宮中的歲月裡,自己開始不一樣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嗎?
自己一直都是希望國富民強,得到君王的賞識的。對錢財的貪慾,矇蔽了自己的初心。自己也曾想過,如“三寶太監”鄭和那樣,帶兵為陛下建功立業。而今跟隨歐大人,這次遼東之行,反而達成了自己的初心,建功立業的機會!
現在的王嶽,已經看破了紅塵,在奉天殿上,被陳勇擒拿住,認為自己必死之時,他又想起這麼多年來,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是有意義的事情嗎?自己貪墨那麼多錢財,給自己父母立碑建墓,到底是對父母的愛,還是驚擾了先人呢?
王嶽到了此時,才深知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它們又有何用?自己如果能夠建功立業了,就能如“三寶太監”那樣,名垂千古,被世人世代傳頌!這才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啊,可為何那時,自己會被利益矇蔽了雙眼呢?
當陳勇提出讓他帶著自己和藍鳳凰、風雨秋一起,前去清點財產,好用做遼東的軍費時,王嶽欣然應允。在他認為,這些錢財就是阻攔自己初心的罪魁禍首。只有把它們全部捐出去,才是讓自己找回初心的最好方法。
自己這輩子從學習“三寶太監”鄭和留下的《葵花寶典》時,就立誓要如鄭公公一樣,做個名留青史之人!當自己掌管東廠、進而坐上掌印太監之位後,自己的初心,就在眾人的阿諛奉承中,慢慢磨滅了……
一個普普通通的掌印太監,誰又會記住自己呢?但是一個改過自新,把全部身家都捐獻給國家,為了遼東的長治久安,而戰死沙場的王嶽,才是不可能被別人超越的吧!
就如“三寶太監”那樣,七下西洋,最後在返程之時,死在歸途。大家所記住的就只是鄭和鄭公公一人,那七下西洋隨行之人眾多,又有何人會被世人所銘記的呢?而自己此時所做之事,就是前無古人之事!
王嶽心知,自己已經年過六旬了,雖然有《葵花寶典》加持,可能活得更久一些。但是想建功立業,也已到了最後時機了。年齡再大些,自己的武功和反應速度,就難免會越來越慢了。
自己這輩子已經不可能超越“三寶太監”了,就憑他的忠心不二,自己就已經比不了。但是自己可以成為第一個,改過自新,捐出富可敵國身家,再為國捐軀的宦官中的第一人!
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一個典範,自己就做這個第一人吧。像自己這樣,刺王殺駕都沒有被判死刑的,基本上也就是後無來者了。再能夠名留青史,被世人記住,自己此生也已無憾啦!
由於王嶽極其配合,當三人看到最後數目時,誰都是大吃一驚!因為不論是成立了數百年的“五仙教”教主藍鳳凰;還是如風雨秋這樣,在遼東地區,叱吒風雲十餘年,組建了城堡的少主,都是不把錢當錢使的主。
但是見到這一千多萬兩白銀,同樣是被這麼多金銀,驚得目瞪口呆。而且王嶽還有數套房產,同樣是京城中最好的位置。房屋內的裝飾字畫,到底還能賣多少銀兩,誰也不知道!
而王嶽王公公,此時對這些身外之物絲毫看不到眼裡,他願意全部捐獻給國家,用做遼東之戰的軍費!王嶽的蛻變讓眾人始料未及,誰也想不明白,一個視財如命之人,為何會突然變化如此之大!
陳勇提議給王嶽留一套房產,讓他在遼東之戰後,能夠回到京城,頤養天年。王嶽卻提議,一套送於歐御史,一套送於陳勇,感謝他讓自己潸然悔悟,不至於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陳勇歐御史都堅決不要,王嶽提議,捐獻給小皇帝,讓他把這些房產,都用於封賞那些英勇殺敵,履歷戰功之人。這些京城的房產,算做給英雄們的的嘉獎好了。
眾人一起叫好,都對王嶽刮目相看!有這一千多萬兩白銀,這場戰爭的軍費已經綽綽有餘,戰後重建的銀兩也有了,現在誰都對這場戰鬥充滿了信心。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小皇帝能否最後成行……
預知滿朝文武能夠捐獻多少銀兩?小皇帝最後能否成行?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