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飛燕問道:“那位公子你可在嗎?此情此景,我想讓您吟詩一首,可否賜教?應景就好,是不是公子你原創都好。”
陳勇想了想道:“既然姑娘一再相邀,小生就獻醜了。這首詩是詩經裡面的一首詩,詩名就叫《桃夭》。我就給姑娘朗誦一遍罷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上官飛燕問道:“敢問這位公子可否婚配?家中尚有何人?如今以何為生?可否告知小女子嗎?”
陳勇道:“小生家中貧寒,尚未婚配。家中還有一個瞎眼老母,與我同住。現如今我靠著給人家寫寫畫畫,掙個潤筆費,以此度日為生。我準備明年進京趕考,爭取考個進士出身,這樣也就可光宗耀祖了。我再找一個相互仰慕的美女為妻,我今生就已知足了。”
上官飛燕道:“那麼我上官飛燕就預祝公子明年進京趕考,能夠金榜題名了。以公子大才,想必考取功名應當不費吹灰之力。
既如此,我還有第三個條件,就是所嫁之人,必定要是一個大英雄,大豪傑也。否則我寧願再在家中待著,也絕不嫁人!”
當那陳勇又對上詩詞後,與那上官飛燕聊的火熱之時,那賈半城早就已經被氣的七竅生煙了。他心道,哪裡冒出來個窮小子,竟然敢和我賈半城爭美人?你真的是活的不耐煩了。好小子,你再不知道收斂起自己來,小心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沒想到陳勇和上官飛燕正聊的火熱之時,上官飛燕竟然又擺出來了第三個條件來。這第三個條件就是她所嫁之人,必須是位大英雄大豪傑才行。
賈半城心血來潮,暗自思索道:“這丫頭的這個條件,大英雄大豪傑可是不太好界定啊。我年輕時也是做過不少事情的,只是大多數都是能做不能說的,這可怎麼辦才好?
此時陳勇看了到賈半城還沒有伸頭的意思,這可怎麼辦才好?陳勇此時想了想,還是要把態度表明的更好理解一些,讓更多人都一起參與進來。要讓大家都知道,賈半城這些日月神教的教眾,真的是無惡不作的。
上官飛燕道:“我之所以要在這裡規定我所嫁之人必須為大英雄大豪傑之士,就是因為我家原來就是上官村的村民。在十五年前,我家因為土地相鄰,被幾家大戶所屈辱,我父親爺爺氣憤不過,和他們動了手。
最後被村裡的幾家大戶和村長給排擠出村,我父親和爺爺因此身上受了很重的傷,當場差點死掉,可想而知這種打擊對我爺爺奶奶會有多麼的大。
當五年前我們一家人再回到西安府時,我父親和爺爺就再次踏入到了這上官村原址,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了一座兵營,想進入都已經是難如登天了。
他們二人在上官村附近找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十一年前上官村村民突然集體消失不見了。後來才知道上官村村民全部都被日月神教之人所殺,聽說全部都慘死在那座祠堂之中。
這五年來,我們一家人都在打探上官村被滅門的具體訊息,最後還是從兩個獵戶哪裡買來了幾條黑色絲帶,這些絲帶每一條上都繡著人名,這一條上面繡著的一個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繡著‘賈老三’三個字!
我只想知道你賈半城到底是不是那個‘賈老三’?如果是,我就上官飛燕就決定嫁給你了。如果不是,我家裡也不缺錢,你三個條件一樣都沒有達成我的要求,我自然不會嫁給你的。
外面準備好的嫁妝我願意全部都送給你,你現在就可以離開這裡了。現在有這麼多西安府的百姓都見證了這件事,我就不信,你現在就敢把我們一家人全部都給殺了洩憤,除非你能擋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那賈半城欣喜異常,看著陳勇挑釁的笑道:“我就是那個‘賈老三’,如假包換的賈老三啊!原來我們倆真的有夫妻之緣啊,這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啊!哈哈哈,無意中做的一件案子,竟然成全了我的一段姻緣,這去哪裡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