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百姓們見著皇帝,紛紛拱手高呼:“陛下!”
韋家主心死如灰,搖搖晃晃,卻沒有一個人上前攙扶。
求情?已經沒機會了,他沒曾想到皇帝在這裡,不然借他十個膽子,再給他十倍怒火,也不敢吼出那句“京兆韋氏,去天五尺”啊!
皇帝沒有理會百姓,冷冷看了一眼心死如灰的韋家主,同樣是大舅哥,為何這個栽舅子和長孫無忌的差別就辣麼大?越想,氣越不往一處來!
索性不再去看,深吸一口氣,皇帝強行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對著眼前的世家子淡淡道:“有些事情,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罷了,但是你們別得寸進尺!惹怒了朕,對大家都沒有好處。若是不信,諸位可以參考一下四年前!”
四年前,玄武門,明眼上是皇帝和李大斗了一招,實際上也是皇帝和世家之間爭鬥的勝利。如今皇帝再次丟下這句話,就是在告訴世家,別過分,不然就開戰!
世家子們一個個啞口無言,皇帝敢吼一聲開戰,他們誰敢接話?誰敢代表家族吼一聲“皇帝,來戰!”?
鬼扯!
且不說沒這個許可權,即便是有,也沒有一個世家敢單獨和皇族開戰。要知道皇族身後還站著一大群關攏武夫,要知道自己的身後,有利益相關的時候大家就是朋友,沒有利益牽連的時候誰不提防著誰?
五姓七家要是變成六家,那得多出來多少蛋糕可以哄搶?
為什麼不聯合起來抵抗皇族?
呵呵,誰來做領頭人,崔氏?鄭氏?王氏?還是盧氏?
誰來,其他幾家都不放心,不然為什麼會在幾年前扶持李建成做代理人?
不再理會世家,皇帝換上一副笑臉對著長安的百姓道:“諸位,平身!見著大家這麼想讓自家孩子讀書,想改變命運,朕很欣慰!朕可允諾大家,你們的子女進入長安學院讀書後,去長安縣和萬年縣報備一聲,家裡的丁稅和勞役便減少一人!”
皇帝說完就走,留下一大群百姓感激涕零直呼“陛下聖明”!
皇帝成功賺足一波感恩戴德跑路了,唐老四看著黑壓壓的人群一個頭兩個大!
在王·帥玄策、馬·酒鬼周和崔·判官珏的幫助下,將所有孩子們放進學校,順便把家長們攔在校外之時,已經到了正午。
後續的工作才是最難的,要從將近一萬個人裡面選出不到一千人,這份工作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唐老四思來想去,準備將所有學生分成三批並且用三種不同的方法考評測試。
第一類,勳貴子弟,大夥大多比較熟悉,基本不需要做什麼選擇,哪怕是最調皮搗蛋的,都要收入學院。人數也不多,也就百來個。不過,選拔的過程還是要走一遍。
第二類,寒門世子和世家庶出,這一類基礎較好卻不能全用,因為裡面不避免有些自負清高的存在。
最後一類,自然是平民百姓的娃娃,人口基數最大,沒有任何基礎,選拔難度也最大。
選拔沒有立即開始,唐河上讓人去採購了一萬張餅分發給了所有前來報名的娃娃,分發的人自然是大安坊裡的匠人。
拿到大餅的勳貴子弟一個個愁眉苦臉。這玩意平日裡根本不會下嘴,可現在看來,中午好像只有這東西吃,還沒有水......怎麼辦,吃還是不吃,線上等急!
寒門子弟、世家庶子以及平民子弟確實一個個喜笑顏開。中午還吃一頓飯,多少人是這一生頭一次?
佼是如此,依舊有許多孩子沒將手裡的餅吃掉,或者只吃了一半塊,然後將剩下的餅子偷偷藏入了懷裡。
不要擔心汗液會將餅弄壞,壞了也可以成為晚餐。
自有工人告知唐河上這一切,卻沒有任何功夫來管這些事情。勳貴子弟吃不吃,不重要。其餘娃娃偷偷藏,也不是大事情。
此時唐河上要先將教習先選出來。二十個名額,除去馬周那酒不離手的傢伙和崔珏,還剩下十八個人要選。
選人的方式不復雜,筆試加上面試。畢竟教習肯定要比大安坊的賬房能力高很多。
懂不懂唐老四書裡的內容,不重要,大不了一邊自學一邊教學生嘛!但是理解能力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必須要有的。
不過,筆試試題只有三道,算學一道題,一道策論,還有一道綜合題。題量不大,卻只有一個時辰的答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