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下去
嗯?
“臥槽!”
情不自禁爆出一句粗口,原本笑容滿面的李二陛下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精彩!
只見捷報上寫道:“鷹揚衛檢校大將軍唐河上,本奉臣之命佯攻高昌王城,卻在領命之後私下受降!臣以為......!”
“侯君集啊侯君集!”
李二陛下險些捂住了自己的眼睛,“TM的都國公了,還不忘自己的混混習性,和娃娃搶什麼戰功?”
將捷報放到一邊,唐河上對著門外道:“團太監,進來!”
“陛下,有何吩咐?”
老太監邁著小碎步走進了書房。
皇帝揚了揚手中的捷報,“今日是怎麼了,捷報當前,諸臣工竟然不來朕的書房看報了?”
老太監情不自禁笑了出來,“陛下,有了前面三分捷報打底,這份捷報顯然不是那麼吸引人了啊。再說了,從宮門口到這裡,信使可是一路報捷過來的。簡簡單單一句‘高昌大捷,鞠文泰不戰而降’已經把捷報的內容說清楚了嘛。只怕這會兒,諸位大臣都在商議著明日的封賞呢?”
也對!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這才想明白其實自己和大臣們別無二致,不然怎麼可能讓這份捷報在麗質那丫頭手裡停留了將近半個時辰?
“行,你把這捷報給抄錄一下,傳至坊間佈告欄上去!”
李二陛下稍加思索,安排道:“今日,就不傳諸臣前來議事了,朕就聽你一次,看看明日的朝會上大夥兒有沒有議出個章程來。”
“陛下英明!”
老太監接過捷報轉身出了書房。
......
不出老太監所料,尚書省內,房喬、杜如晦、長孫無忌、唐儉、戴胄、李道宗、李孝恭等一干人等確實在商議著封賞的問題。不過,六部的十二個侍郎沒有全部到位,而是隻來了是一個。
某位來自范陽的侍郎卻沒有參加這次的封賞討論。
此時,他正在朱雀大街門閥盧府的客廳裡。
廳內,木炭火爐熊熊燃燒,讓房間中溫暖如春。主位之上,是范陽盧二爺,他身前的案几上,是一個小銅壺,壺裡茶湯正在翻騰。
左右側,分別擺著四個案几,上面正坐著四個人。
左下是博陵崔二爺,右下是太原王三爺,接著是清河崔三爺,坐在最後的才是身穿緋袍的盧侍郎。
由此可見,今日這盧府的會晤比四日前正式得多。
“幾位世兄!”
為首的盧二爺面色沉重,茶湯早已煮好卻沒有盛出來傳遞給其餘人,他道:“四日前,咱們的擔憂,在這一刻還整成了真實了。大郎,說說情況吧!”
“諾!”
坐在最後面的盧侍郎點了點頭道:“四日前,王三叔說‘草原上的戰爭和咱們的攻城之戰不同,唐老四千人鷹揚衛在攻城上起不了什麼大作用’,可是從今日傳來的訊息上看,這次那一千人的鷹揚衛在攻城上還真的不一般。
可以說,咱們最擔心的問題已經發生了。”
盧侍郎的話,說到這裡再度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