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上,戰況瞬息萬變!”
李二陛下這才接過話頭道:“唐河上的做法是正確的!”
“可是,他們只有八百多人了啊!”
“是啊!這說是捷報,可不是還讓人揪心麼?”
“哎!也不知道下一份捷報什麼時候到啊!”
雖然李二陛下言之有理,可百官們都紛紛議論了起來。
不是他們誰的孩子在鷹揚衛裡,而是在這個時候,整個鷹揚衛都是他們的孩子!
“行了!”
皇帝擺了擺手,“朕以為不必擔心他們,你們也不想想,唐河上是什麼人,和他爹一樣雞賊!他能做沒把握的事情?再說了,鷹揚衛是什麼裝備?一千人可以滅了衝擊著的幾萬聯軍,你們還怕他們在被打殘了了回訖人哪裡吃虧?都回去吧!回去等著下一份捷報送達!”
“諾!”
文武們紛紛拱手應諾,轉身離去。
“玄齡、克明、輔機留下一下!”
官員們都走到了門口,李二陛下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將房杜長孫三人留了下來......
......
兩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百官們都焦急地等著北邊的第二份捷報傳來,每每下朝,他們都會情不自禁往金光門望一眼,深怕自己錯過。
皇宮裡的那位小丫頭更是不堪,她每天都要跑到皇宮的北城牆上站立很久。
李二陛下又恨又痛!恨是恨那個狗日的女婿把自己女兒的心全部勾走了,痛是心痛女兒,怕女兒著了涼,受了寒。
第四日,幾個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終於出現在了金光門,捷報依舊是一路疾馳從城外送到了皇帝的身邊。
這次,李麗質再次失望了!送來的捷報並非草原,而是從吐谷渾送來的。
上面寫著佯攻十日後吐谷渾一戰而下,還附帶著那位縣令的二十二日守城日記。
文武百官聽了捷報,更傳閱了鄯城縣令的守城日記,裡面簡單的話語讓所有人情不自禁再度流下了熱淚。
經歷過感動,瞭解了仇恨,文武百官更加迫切想曉得北方的情況。這份迫切,慢慢變成了焦急。
為何北邊的第二份捷報還不送來?是鷹揚衛沒找到回訖人,還是說鷹揚衛出了什麼狀況?
又是兩日過去,李二陛下都等不及了,直接下令道:“傳令下去,各個城門全天候給朕開著,所有人都主意八百里了加急的捷報!只要他們到了,第一時間將信使和捷報送到宮裡來,不論多晚,直接叫醒朕!”
千呼萬喚始出來。
這句詩雖然不太妥當,確實十分符合草原第二份捷報送達長安的情形。
第三日夜,終於兩騎西來!
“捷報!回訖王庭大捷,鷹揚衛以八佰將士全殲回訖,無一俘虜,回乞族滅族!後,突厥道行軍副總管唐河上率鷹揚衛將士直撲鬱督軍山!未見傷亡,亦未見道鷹揚衛,靖將繼續率右衛和都護府將士趕赴鬱督軍山!”
“哈哈哈哈!好!”
李二陛下看到捷報立即大笑了出來,“看吧!朕就說了,唐小子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你們看,他鷹揚衛一個衛就把回訖給全滅了!好啊!唐儉,咱家唐河上真不愧是大唐的麒麟兒啊!”
“陛下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