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電話,時間三點多了。
陳文和唐瑾沿著箭廠衚衕往北走,來到了馬老師的工作室。
王老頭的院子終於談下來了,雖然還沒正式完成交易,但已經九成沒跑。
這個大院子陳文是相當滿意的。
王老頭的3個院子,加上陳文的小前院,總面積超過900平米。
再加上總體設計是前清朝王爺家的園林風格和精裝修,這升值潛力屬於無敵概念。
陳文猜想,再過二十多年,這個“福王府”的價格至少值二十億!甚至三十億都有可能!
漲幅400至500倍!
比認購證賺得還要兇!
前世陳文看過報道,帝都四合院的私人會所鬧得最厲害的時候,被曝光的幾處豪華四合院,面積都達到了兩、三千平米。至於那些會所為什麼會被差,這裡面的門道就太深了。
陳文不想在四合院的面積上當第一,那太容易給自己惹事了,槍打出頭鳥的道理他懂!900平米的“福王府”他已經很知足了!
總面積不破千平,這個概念很好,不招人惦記也不惹人很呀。在陳文的心裡,低調賺錢,低調享受富豪生活,這才是最來勁的。
一兩千平米院子的本主,就等著被人惦記被收拾吧。
福王府這個院子陳文之所以能及時切入,恰到好處地擺平王老頭的麻煩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歸功於馬老師的情報。
情報來自見識,準確度來自分析,這些是馬老師的本事。看見一幫人天天堵門,能夠分析出這裡面的道道,馬老師是厲害的。
陳文很願意立刻把好訊息分享給馬老師,但是到了工作室沒找到人,不知道馬老師是淘換古玩了,還是跑《海馬》的事了。
路邊找了個公用電話,陳文撥通了那姐的大哥大。
那姐說:“我這會不在家,在唱片公司。正好,你倆來一趟,我有事和你們商量。”
那姐報了個地址,陳文記在紙上,和唐瑾打車來到了唱片公司。
帝都的唱片公司一大堆,既有土洋結合的,也有港澳臺的分支機構,更有好些個國產品牌。
那姐籤的這家就是灣灣的唱片公司。
公司規模不是特別巨大,但在華夏也還是有一定影響力,旗下籤了一堆的藝人。
陳文和唐瑾在唱片公司大堂的牆壁上,看見了不少熟悉的歌星照片。
向前臺小姐通報之後,對方往裡面傳話。
不一會,那姐陪著一個像領導模樣的人走出來,熱情迎接了陳文和唐瑾。
四人來到一間面積不大、但氣氛溫馨柔和的小接待室,陳文和唐瑾坐在了一張質感很舒服的沙發上。
那姐介紹,領導模樣的人是唱片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姓李。
李總名義上是二把手,但由於一把手長時間不在內地,所以這位二把手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公司在華夏機構的老大。
李總是個實幹家風格的領導,說話不繞彎子,不搞虛頭巴腦的客套。
在簡短的問候和互相瞭解之後,李總從資料夾裡拿出一式兩份的合同,請陳文查閱。
陳文開啟一看,原來是一份歌曲授權合同,內容是之前陳文給那姐的《霧裡看花》等3首歌。
當時陳文並不想要那姐的錢,但那姐告訴他,錢是唱片公司給,不是她自己掏腰包。
陳文看了下合同裡的金額,每首歌5萬塊,總額15萬。這個價格與楊玉瑩簽約的那家羊城的唱片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