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答應你,你安排吧。”約瑟芬教授蒼老的手,撫摸陳文的後腦勺,“伊蓮娜是個苦命孩子,答應我,照顧好她。”
陳文點點頭。
在中央公園逛了一上午,西蒙尼手裡的大哥大始終沒響。
這說明RCA的談判還沒結束。
從中央公園的南角走出,四人來到第五大道,沿著人行道悠閒地逛。
在垂直的一條大街,與第五大道的路口,看見一家咖啡館。
陳文第一眼的感覺,這家咖啡館太像《老友記》裡的那家“中央公園咖啡館”了,比他和達里奧見面的那家還要像。
像,體現在兩個方面。
這家咖啡館的大門,斜衝著中央公園的一個出入口。
咖啡館的招牌寫著“Cafe”,名稱就叫中央公園咖啡館。
陳文笑了。
在《老友記》裡,作為六位主角生活的主場景之一的那家咖啡館,它的中文譯名叫做中央公園咖啡館。
但實際上,劇中咖啡館的英文名稱是“”,第二個單詞不是公園Park,而是Perk。
“Perk”是指咖啡壺的一種過濾器型別。
為什麼會這樣?
劇中的咖啡館是虛構的,拍攝場地也不在紐約,而是在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的電影廠裡搭建的場景。
咖啡館的名稱,也是虛構的,為了不涉及侵權他人產業的名稱,主創團隊起了這麼個諧音的山寨名。
陳文攙著約瑟芬教授走入的這家中央公園咖啡館,這可是正宗的正牌Cafe。
環顧四處,這是一家很典型的美式咖啡館,體量和麵積比電視劇裡那家迷你的山寨店大了兩倍。
臨街的牆是全透明的落地玻璃,大門很厚重,推開門,帶動鈴鐺響。
進門,左右是靠窗的方形高腳凳,美式的70年代風格布藝坐墊,每兩個高腳凳搭配一張小巧的圓桌。
大廳兩側的牆根,分佈著一些卡座。
走進咖啡館,正對著的是吧檯和咖啡製作檯面,一名男咖啡師正在為顧客製作飲品。
此人有些禿頂,陳文看著想笑,款型太像劇中的甘瑟了。
一名灰金色長髮的女侍者,大約20歲出頭,徒步穿梭在店內各桌之間,端著托盤為顧客傳遞飲品和食物,忙得腳下不停。
陳文想起劇情,瑞秋曾經在劇中山寨咖啡館打過工。眼前這個女侍者,不如安妮斯頓長得好看。
約瑟芬教授六十多歲,不適合坐高腳凳。
陳文扶著她,來到卡座。
兩個保鏢坐到門口的靠窗高腳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