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自己身體擋住格子間的缺口,沒人發現他的小動作。
東方文櫻嚇得臉都白了,偏偏又不敢聲張,連阻止都沒敢,只能咬著牙忍著被陳文欺負,心裡想著回到家狠狠收拾小文子。
陳文站起身,道貌岸然地說道:“鄭導馮導在你們這兒做後期,我約了他們談事,再見,東方編導。”
東方文櫻忍著身體的異樣,恨恨地瞪著陳文離去的背影。
製作室。
陳文見到了兩位導演。
鄭小龍和馮曉剛正在忙著做後期,《在紐約》的那些鏡頭,各種剪輯和拼接,倆人一邊剪,一邊商量取捨。
見陳文到來,倆人停下手裡活。
三人離開大樓,在附近一家火鍋店要了個包間,邊吃邊聊。
馮曉剛彙報進展。
再有一個星期,成品帶子就能交給東方文櫻她們部門,然後就是送審。
估計沒有問題,因為草樣已經審過一輪了,沒有任何違法違規內容。
兩個導演最擔心的就是能不能收回投資。
這部劇的資金一共800多萬華夏幣,兌換100萬美刀。
200萬出頭是陳文贊助的,其它各家贊助400萬,他倆還找銀行貸款200萬。
陳文也是驚訝了,1993年拍電視劇還能找銀行拿到貸款,這放在21世紀是不可想象的。
馮曉剛說:“如果這部劇不能大火,那就鐵定賠錢,廣告費不能抵消投資,
我倆就是賠本導演,以後沒人願意投資了。”
陳文哈哈大笑:“放心吧,咱們這部劇這麼好,肯定大火。”
三人碰杯。
鄭小龍笑得憂心忡忡。
陳文腦子一轉,想起一個概念:蹭熱度。
他知道《在紐約》鐵定大火,但是前世這倆導演沒有跟著拍姐妹片,於是詢問:“假如咱們這部劇火了,你倆有沒有興趣趁著熱度再來一部同類題材?”
陳文說這話是因為看過答案,前世1994年1月以後,隨著《在紐約》大火,國內影視圈興起一股拍移民題材的熱潮,無數劇組跑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去拍電視劇,結果不到五年,硬是把這個題材給拍爛了,搞得觀眾不愛看這種移民劇。
馮曉剛自己在1998年也拍過一部電影《不見不散》,同樣是移民題材,但那時候他的賀歲片品牌已經打出來了,沒受到移民爛劇大勢的影響。
鄭小龍反問:“陳文啊,你就真這麼看好我們這部劇?”
陳文哈哈大笑:“咱們這部劇,不論是本子還是拍攝時機,全都佔盡優勢,又有許多創新和首次,這麼多優秀元素,如果不火,那真不知道什麼電視劇能火。”
鄭小龍又問:“你覺得我們該怎樣蹭咱自個這個熱度?”
陳文嘿嘿笑道:“我這麼想的,與其讓別人把這個題材拍爛,不如咱們自己直接上最狗血的劇情,把觀眾的審美和探奇心直接給透支幹淨,這叫咱們走自己的路,讓跟風盜版的人無路可走。”
鄭小龍來精神了:“快說說你構思的狗血劇情。”
陳文說:“都知道《這裡黎明靜悄悄》吧?五個蘇聯女兵,全死了。那部那部劇,直接導致此後全世界所有女兵題材的影視劇沒法拍了,後來者的劇情玩慘全都不玩不過正主。”
馮曉剛接話:“你的意思是咱們也從女移民下手?”
陳文散了三根菸,各人點上,繼續說:“女留學生!咱也弄五個女主角,在電影裡,全他媽給她們弄死!”
馮曉剛一拍自己大腿:“絕!”
鄭小龍說:“這樣拍會不會脫離實際?”
陳文吐了一口煙箭:“一點也不脫離,而且離現實很近。這次在紐約,咱們聊過,我也和李愛國他們聊過,我知道好些個例子。”
馮曉剛說:“對啊,有的女孩,被搶匪殺了,有的被美國警察打死了,有的自殺了,有的生病死了,還有的失蹤了。”
陳文說:“我記得有個例子,一個留學生拿到綠卡了,被室友給謀殺了,室友冒名頂替,拿死者綠卡領福利。”
馮小剛又接話:“咱們這不算抹黑他們美國,這些事原本就是咱們同胞真實遇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