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是個健談的人,空姐還沒開始送餐,他就已經把名片遞到了陳文手裡:某某貿易公司的業務經理。
陳文自我介紹:“鄙姓陳,留學生。”就6個字,其他資訊一概不提。
大叔問:“小陳你是第一次飛港島嗎?”
陳文說:“是。”
大叔說:“坐這個靠窗的座位,一會落地肯定要嚇著。”
陳文問:“為什麼?”
大叔說:“等下三點鐘的時候,你要享受到47度漂移降落,嚇死你啊,哈哈!”
空姐送來了午飯,蛋炒飯和三明治+雞腿二選一,每人一份,不能多要。
陳文要了蛋炒飯,大叔要了三明治雞腿。
邊吃邊聊,大叔講述了為什麼一會陳文要被嚇死。
啟德機場建於1912年,位於九龍半島,在九龍寨城對開的九龍灣北岸。
陳文前世沒去過港島,但聽過九龍寨城的名號,知道那裡是全球最著名的人口密集居住區。
大叔繼續說。
60年代,啟德機場新建一條新跑道,周邊都是居民區,唯一的空地就是九龍灣的海里,於是填海建造,跑道一頭扎進了九龍灣。
九龍灣其實是個很狹窄的內港,飛機降落需要從周圍的山頭之間穿進來。新跑道的兩側不遠處就是岸上的九龍居民區。
九龍那地方,發展太快,樓房建造越來越多,高層公寓和唐樓已經如枝蔓一般延伸到跑道附近。飛機降落,幾乎是貼著居民樓。
大叔說:“小陳你將會近距離看見港島居民樓上晾曬的衣物和他們的電視天線,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從他們樓房窗戶看到女人在裡頭換衣服,哈哈!”
大叔笑完,調侃道:“就怕你沒看到女人換衣服,卻得了心臟病,降落過程太嚇人了,老百姓管這事叫啟德心臟病。”
陳文聽懂了,由於啟德機場周邊建築太擁擠,再加上週圍的山體阻擋視線,導致飛行員在降落時無法肉眼看到跑道,只能依靠雷達導航。
於是乎,當飛行員能夠看見跑道時,飛機距離跑道僅剩幾百米了!
導航有誤差,裝置不可能百分百精確,飛行員必須依靠自己的技術能力,在最後幾百米的下降飛行過程中微調飛機的身位。
大叔的絮叨,勾起了陳文前世的記憶碎片。他在粵省生活了二十幾年,
粵省和港島說的都是粵語,那裡的報紙經常報道港島的新聞。
啟德機場堪稱空難的重災區,前世這座機場發生過十幾次的空難,幾乎全都是飛機從跑道的盡頭衝進了九龍灣的海里。
今年是1992年,比如吧,陳文想起不久後有一次空難,發生在前世的一年後。
1993年,一架中華航空的波音747客機,在臺風中降落啟德機場,那種天氣下不可能很精準地依靠雷達找準跑到,最後的幾百米下降飛行必須仰仗飛行員的水平。
但是,大風吹偏了飛機的軌跡,將飛機的落地點吹得稍微靠前了一段,最終著地後,由於跑道的實際緩衝距離不足,飛機衝出跑道盡頭,衝入海中,造成23人受傷。
即將在明年發生的這次空難,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幾百名乘客很快被港島的海事救援船隻從海水裡救起。陳文不打算去管這個閒事,明年繼續讓它掉海里吧。
陳文還想起另一場空難,發生在已經結束的歷史裡,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架C130運輸機,也是衝出了跑道,一頭扎進了九龍灣的海里,發生了沉沒,59人喪生。
見陳文陷入了沉思,大叔以為小夥子被他給說得害怕了,笑著安慰道:“今天你不用擔心了,啟德機場出事多半發生在臺風天,今天天氣很好,不會有事的!”
大叔又說:“還是咱們內地好啊,帝都國際機場周圍一大片開闊地,我聽別人講啊,飛機距離帝都機場還有20公里,飛行員就能用肉眼看見咱們機場跑道的燈光指引,哈哈!”
陳文心想:既來之則安之,這會也不能跳傘逃命呀,一會享受一下啟德心臟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