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奮筆疾書,熊老挑燈細看。
大長老熊老手持一封新鮮墨香味兒的長卷,搖頭擺腦的念道,“東伯侯擬作新商書,書中有記,帝乙將隕,帝辛拜帝乙於王殿,帝乙問曰,如何能天下太平。帝乙笑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解狐得舉,祁午得位,伯華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帝辛拜別,引之為天下太平要術,喚名天下布武,於天之下,遍佈武力,帝辛取人王神功分配各路人族,有熊族嘗為人族先賢,得天下布武第二卷,此卷之中載有大禹人熊九變法門,開山鑿嶽之力,修之以命,運之以形……”
長長一段信函讀完,大長老只覺得餘味悠長,興趣越濃,一時間心中的頗多疑惑,迎刃而解,整個人豁達通亮,猶若被開啟了任督二脈,那種感覺,玄妙無比。
法海寫著那些畫壁上的東西,雙眉緊皺。
畫壁上兩個大字,雕刻在祭廟的左右兩個石門上,從左到右看去,無外乎兩個字,“太,初!”
太初大字之下,密密匝匝刻滿了小字。
“太初,始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言其氣廣大,能為萬物之始本,故名太初……”
法海的記憶力不可謂不強,領悟力不可謂不逆天,可即使以法海這樣的頓悟力,看完這兩個門上的太初記載,也花費了足足五天五夜的時間!
這個時間,幾乎是大羅梵音的兩倍!
而要說從這個石門太初上得到的東西與大羅梵音比起來。
法海只想說,三觀崩碎!世界觀坍塌!神話宇宙秩序被重新整理了。
原來裡寫的洪荒宇宙和太初記載的宇宙,差距這麼大……
甚至看完太初之後,法海有了很多懷疑。
第一個疑惑,聖人是不是真的存在過。
這些畫壁上的東西,無一不是對人王的稱頌和讚揚,通篇開來,開天地的是伏羲,造人類的是媧皇,治水的是禹皇,倉頡造字,有巢造房,燧人點火,甚至就連後來浩浩蕩蕩的封神劫數,關於聖人的記載,可謂一毛都沒有。
第二個疑惑,神話世界不是簡單的豎向時間排列順序,而是橫縱上下四個方向的鋪張擴充套件的順序。
這裡面就要提到有熊族對於神話宇宙的簡單樸素的認知。
籠統來說,大致分為,太古神話,上古仙話,中古練氣,近代修真四個時代。
其中太古神話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小階段。
第一個小階段就是盤古開天到女媧造人,名創世神話,包涵了開天,龍漢,巫妖三個量劫,講述的是混沌神魔,先天神祗的事蹟。
第二個小階段,名史詩神話,從女媧造人到絕地天通是神祗神話,這其中以女媧造人,伏羲一畫開天地最為出名,除此之外,還有軒轅蚩尤逐鹿之戰,歸墟之海,燭龍鍾山等事情。
第三個小階段,名英雄神話,從絕地天通到大禹治水,夏啟開朝。講述的是後天神祗,半神半人,包涵逐日夸父,落日的大羿統統都是半神,是神向人的過度。
神變成了人,血脈被稀釋,神力無限縮小的同時,壽命也受到了限制,有了死亡,就有了不死的追求,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大批追求不死的強大修行者,他們自稱為仙。
仙代表了當時時間萬靈最可謂的需求,但是卻不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這樣的情況下,仙要與神對抗,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仙最開始也沒有和神分庭抗爭的意思,他們只是想活得久遠一些,不死而已,而仙的出現,神並不排斥,甚至一些神對仙釋放了善意,這就要說到三清。
三清主導了上古仙話,開創了仙的本章,為後來修仙立下了三清正宗的道統,在三清的教導之下,很快出現了大量長生不死的仙人,這種情況下,神終於意識到,我們當中出現了叛徒。
於是天帝顓頊施展絕地天通,斬斷了天地連線,把靈炁封印在了天庭,意圖斷絕成仙根基。
靈炁不足,仙道衰落,上古仙話時代告一段落,而後進入到了中古練氣階段,仙道傳承在最繁盛時期被人砍了一刀,但是這仙話的碩果已經結了出來,繁榮的先到文明衍生出來了生存力更強大的練氣士,他們透過修煉法寶,凝聚仙氣,培養靈木製造靈果,俗稱方士。
然而,練氣之士雖然強悍,說到底也就是撿垃圾的,撿取一些曾經山脈留下的垃圾靈脈靈炁,這些東西雖然可以支援個幾萬年,十幾萬年,但是絕對不能支援幾百萬年,隨著資源的消失,練氣士方士為爭奪練氣資源開始了殘酷黑暗的血腥時代。
天無亡仙之路,仙中有翹楚另闢蹊徑,以自身為爐鼎,煉氣化精,結金丹于丹田,修煉己身,自稱修真。
修真者的出現,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從汲取外來靈炁,變成自身煉製靈炁,從外取變成資產自足,這種情況下能夠約束脩真者的外界條件已經越來越弱,修真者第一次有了向神開戰的勇氣,修真門派大規模的開始出現,諸如三清道統崑崙山十二金仙,東華山東華帝君,西崑崙王母娘娘,地府大興十殿閻羅,天庭設立四御天尊……
一場覆滅神的信仰道統的大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這個時候,世界還是洪荒那個世界,而神在人間的代言人是王朝,也就是三皇五帝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