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朗沒想到眼前這個傢伙如此狂妄自大,當然,不是狂妄自大,那麼就是在吹牛逼。
陳天朗也不點破他,笑道:“姜師傅,聽說你做得一手好菜,沒想到你口才也這麼好!”
姜偉笑了笑,“你這樣說就是不信我了。”
“不是不信,只不過……眼見為實不是嗎?”
姜偉點點頭,“你這樣說也沒錯。的確要眼見為實,不過對於我來說不管拍電影還是寫電視,最主要的是故事要好,佐料要有味道,跟炒菜一樣,能夠調動觀眾情緒,掌握好火候。最後上盤子的時候又要有賣相。這幾樣可以說缺一不可。”
陳天朗愕然,這是在說炒菜,還是在說做編劇?
“說了你也不信,我的老家是山東,我的父親是個放映員,從小我就跟著他四處放電影。大夏天在農村的田地上,在城市的廣場上,在工廠的工會里,在企業的禮堂中……什麼《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閃閃的紅星》,從六歲開始到現在,差不多二十年,我剩餘時間幾乎全都拿來看了電影!最近幾年像什麼《紅高粱》,《活著》,還有很火的那部《股瘋》,我都看了好幾遍,這還不包括電視劇。”
陳天朗點了點頭,怪不得黃珂珂說他適合做編劇,應該是因為他看過這麼多片子吧。
“這樣的話,那你應該對傳統的八大樣板戲很有研究吧?”
“八大樣板戲?不就是《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沙家浜》,《海港》,《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白毛女》和《龍江頌》嘛。”姜偉說起這些東西如數家珍。
陳天朗不敢再小看這個聯大脖子粗的廚子了。
“沒錯,就是這幾部戲,你覺得這些電影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這些戲以前是很好看,也很經典,不過現在再看的話,估計會很少有人,尤其是年輕人會看下去。沒辦法,時代變了,有誰還記得這些經典,都快被人忘記咯!”
“那有沒有辦法把這些經典重新繼承下去?”
“辦法倒不是沒有,那就是做好包裝。跟我炒菜一樣,做一盤紅燒裡脊很簡單,大家吃膩了,就換一換炒菜的方式,主料不變,還是裡脊,只不過換個做的花樣,不用紅燒,來個清蒸,再撒點糖醋,變成清蒸糖醋里脊,做到色香味俱全,一樣能吸引人!”
陳天朗越發的對這個姜偉感興趣起來,“你說的太籠統了,比如這樣,現在有人想要翻拍《智取威虎山》,你說應該怎麼拍?”
“《智取威虎山》?這部戲可不要拍呀,尤其楊子榮打虎那段,搞不好就變成了武松打虎。”姜偉開玩笑道,“當然,最主要的是這部戲已經珠玉在前了,比其他幾部樣板戲都出名,因此想要翻拍難度會比較大。”
“難度大才會有挑戰性不是嗎?”
“你這是在用激將法嗎?”姜偉笑了笑,端起茶杯放在陳天朗跟前,往裡面丟一顆紅棗,再倒上水說:“翻拍這種戲就跟泡紅棗茶一樣,要懂得控制溫度。水溫過高,容易把棗兒燙爛,溫度過低又汲取不出棗兒的味道。”
“你這樣說還是太籠統了,能不能具體一點?”陳天朗端起棗茶,小喝一口。
“具體點就簡單了,第一針對年輕人就要啟用偶像明星,現在誰最紅?港臺的四大天王,內地的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李雪健……想要拍的與眾不同,就要有娛樂性,娛樂性什麼片最好看?香港片!香港片為什麼好看?成龍能打,周潤發能賭,劉德華能文能武!只要把《智取威虎山》年輕化,娛樂化,翻拍絕對能吸引人!”
陳天朗不敢相信地看著眼前這個樣貌看起來很“粗鄙”的廚子,如果說陳天朗之所以知道這部《智取威虎山》該怎麼樣翻拍,是因為他是過來人,知道這部戲整個成功翻拍的過程。可是這個姜偉不是呀,他只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廚子,他竟然知道該怎麼去改編這部戲。不用說,這傢伙就算不是天才,也是個半仙。
“那麼如果聘請港臺明星加盟這部戲,你覺得他們應該飾演什麼角色?”
姜偉摸著下巴,“邀請他們的話最怕他們水土不服,搞不好一部嚴肅的紅色樣板戲,會變成不倫不類的喜劇。所以,必須要找一個適合他們的角色。縱觀《智取威虎山》這部戲,男主角楊子榮他們是不能演的,倒不是怕他們演不好,而是因為合拍片男主角還是我們內地演員來演比較好。”
“那內地誰來演楊子榮?”
“要有英雄氣概,還有草莽味道,我覺得那個跟我同姓叫姜文的挺不錯!”
“姜文?”陳天朗眼睛一亮。
“姜文演的《紅高粱》我看過不下八遍,我覺得他是咱們大陸演員中難得有虎氣的人物,這種虎氣帶到電影裡就是霸氣,再變身英雄就是英雄氣概!”
“這點我贊同!”陳天朗想起的卻是姜文在《讓子彈飛》中的霸氣外露,也只有他這樣的大陸演員才能震住像葛優,周潤發那樣的影帝級人物。
“對了,你還沒說請那些港臺演員該飾演什麼角色。”陳天朗繼續問道。
“除了楊子榮,當然是威虎山的八大金剛和座山雕最出彩了,就讓他們演這些吧,反正香港演員很敬業的,就算言土匪說不定也能給你演出一個影帝來!”
“此話怎講?”
“你沒看過嗎?說最近香港一個姓黃的演員演了一部變態的三級片《人肉叉燒包》還拿了影帝桂冠。”
陳天朗知道姜偉說的是誰了,也只有香港這種地方才能出這樣的奇蹟,讓一個三級片男演員拿影帝,讓《英雄本色》中的男配角拿影帝。
“所以說,不管你選哪個香港演員來接拍這部戲,飾演裡面的反派人物,就都會很靠譜,香港演員的敬業精神要比咱們大陸演員強的多,當然,這也是香港電影業比較發達的原因。”
見姜偉分析如此精闢,陳天朗忍不住繼續追問下去,“現在大陸演員和港臺演員都有了,導演呢,應該選大陸導演,還是香港導演?”這個問題至關重要,也是陳天朗對姜偉的最後考核。
“這點倒是很重要,要是讓大陸導演來拍八九又會拍攝成傳統的樣板戲,倒不是說咱們大陸的導演沒才華,而是因為長在紅旗下,耳濡目染,樣板戲的精髓根深蒂固是磨滅不掉的。相反,港臺導演可能會更好一些。他們拍戲的主要目的就是娛樂觀眾,會把娛樂性放在第一位,因為電影沒有娛樂性,就會賣不了座,不賣座就沒票房,沒票房他們就只能喝西北風!可以說香港電影工業之所以這樣發達,就是因為這種以票房做座標,觀眾為上帝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