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趙桓頭疼的問題,就在於暹國、羅斛國、堂明國這三個小國該怎麼處理。
找藉口滅掉,有損大宋的形象,換句話說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把他們當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其他想要內附的國家會怎麼看大宋?以後其他想要投降的會不會被嚇到?
中原堂口自古來就講究一個弔民伐罪,師出有名。
可是留下他們,那就意味著三個小國加起來幾百上千萬的百姓要來分潤大宋百姓的福利,對於大宋來說,最起碼是千萬貫甚至萬萬貫級別的損失——
如果以平定南洋之戰的三十萬貫軍費來計算,哪怕只是一千萬貫,都足夠滅掉多少個國家了?
更重要的是,接受這三個國家內附,留下他們,就意味著大宋會損失掉幾百上千萬的勞工。
而大宋現在最缺少的就是勞工!無論是修路搭橋,還是開山築城,需要的除了錢財之外,就是勞工!
所以趙桓就很鬧心——暹國、羅斛、堂明三國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滅之無理,留之心疼。
“回去告訴徵南侯,軍中規矩不可破。”
斟酌了半晌之後,趙桓終於下定了決心,對著信使吩咐道:“另外,告訴李相跟種老相公,彼三國內附之後,暹國與堂明國合併為象林布政使司,羅斛國併入交趾布政使司。”
趙桓最終還是決定留下這三個小國——
給力網址閱讀
無論這三個國家到底有多雞肋,讓韓世忠酒後喊出暹國、羅斛、堂明三國將領的妻妾出來歌舞取樂,本身就是違反軍中規定的事情,一旦開了這個頭,後面就很難再收住。
所以軍中的規矩,絕不能因為要禍害這三個小國就破壞。
至於接受這三個小國的內附會帶來千萬貫甚至萬萬貫級別的損失,一方面是這個損失不在眼前,另外一方面也不是沒辦法解決——
內附之後,這三個小國的百姓頂多也就是像原本的棒子們一樣得到二等公民的待遇,想要變成一等人,就得到工地上面流汗出力,差不多也能補回來一些損失。
……
完顏晟跟完顏杲這兄弟兩個絕對比黃太雞那個狗奴才聰明的多,無論是從戰略層面還是從戰術層面上來講,完氏兄弟都能甩阿黃十幾條街出去。
最起碼阿黃是搞不出來舉世攻宋這種大場面的。
但是完顏晟跟完顏杲兩兄弟的運氣卻是比阿黃差了許多——
大明屬於自己內耗耗死的,什麼八大王閹黨東林黨之類的混賬東西直接把大明搞得半死不活,再加上有吳三桂帶路,阿黃基本上算是白撿了一個天下。
但是完顏晟跟完顏杲兩兄弟謀劃了半天,搞出來舉世攻宋的大場面,卻沒想到天下無人不通宋這麼個要命的問題,更沒有想到南洋諸蕃會爭先恐後的想要內附。
完氏兄弟現在還在夢想著依靠舉世攻宋的大好局面,徹底把大宋幹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