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事件不僅是蟠龍屈沐的成因,也是他背景故事的高光時刻。
或者說除了臨危受命、承國興衰之外,他的生平極為平淡。
既無諸子爭位之憂患,又無靖國君臣喜愛厭惡之禍。
就連娶妻生子也是按部就班,談不上知己相伴、情投意合,更類相敬如賓、各盡己責。
說好聽些是富貴閒王,更直白些便是可有可無,老皇帝少不了他的祿米,卻也對他從未有所期待。
為此,他當初臨危受命時多少有些賭氣,想證明自己有孝心、亦是值得託付之人。
但經歷身死化龍之事後他的想法已經改變,他不需要向父皇證明什麼,只需不負城中將士百姓即可。
若他終究要死,承國興衰、奮戰致死的路已是最好選擇。
好的有些太過奢華,有將士追憶、百姓銘記,又有靖明帝諡號、清瀾湖蟠龍帝君尊名。
因此看到靖皇屈沐的身影后他猶豫了,他不想侵佔其光輝、分享其榮耀。
“這是他最明亮之時,我的加入到底是幫助,還是篡奪。”
當蟠龍屈沐猶豫不決時,靖皇屈沐轉身看向了他。
“你怎麼來了,難道氣運天柱已經崩塌。”
“陛下認識我?”
“自然認得,你是氣運天柱之龍靈,我為承天法禁之君,可見你形貌、亦知你盛衰。”
靖皇屈沐的反應超出了蟠龍屈沐的預料。
在他想來,他們兩人相見時應該觸發一些特殊對話,類似京城是否被攻破、因何化龍失人身、天光究竟為何物等問題。
但事實並非如此,靖皇屈沐認得他,他對靖皇屈沐卻缺少了解。
這一刻,他不由生出諸多疑問。
“我究竟是誰,司律少卿言我為破殼之龍,靖皇屈沐說我是天柱龍靈。
難道我並非靖皇屈沐死後所化,只是氣運天柱上的那條蟠龍。”
思慮片刻,蟠龍屈沐突然釋然一笑,糾結出身有何用。
他因靖皇屈沐、大靖傳國玉璽、君臣追封之事而生做不得假。
既然如此,靖國之事就是他的事,城外亂軍就是他的敵人,敵友已定便該奮力破敵,何須糾結誰是誰。
若今日破敵而存,自然會得到答案;若不幸喪於此地,求證來歷又有何用。
心明意定後蟠龍屈沐快步上前,行至周元的紫螭化身一側,見其不斷開弓殺敵之景,不由心潮澎湃戰意暴漲。
為此舉盾前衝準備以蟠龍之力快速殺敵,但還未行幾步便被司律少卿制止。
“蟠龍少君莫要亂來,此地頗為怪異,不僅禁行諸法、殺敵也會損傷自身。
我有天星賜福,雖不能外放、卻能增幅自身,為此才能毫無顧及的殺敵。”
“你當利用身份,去其他城牆統兵增幅士氣,不可學我。
否則靈藥無法恢復、術法無法治癒,殺敵越多身死越快。”
蟠龍屈沐聞言瞬間冷靜下來,還好司律少卿進入了傳國秘境,若是他獨自來此,多半會意外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