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夜曹明理都在那裡翻來覆去的想著那大人的話,那大人是王爺家的包衣,深得王爺的信任,他說的那些話,肯定都是王爺的想法。
大清和大順……
問題是,兩邊人的心裡,是怎麼想的?
王爺想的是時機成熟了,給李自成一刀,那李自成又是怎麼想的?
……
“這玩意就是開花彈?”
手拿著十幾斤重的炮彈,李自成頗為歡喜的問道。
“是,是的,皇上,這,這就是開花彈。”
張老順緊張的答道,他是王恭廠的匠戶,世世代代專門給大明造火器,現在大順來了,自然要給大順造火器,只不過他沒想到,會因為造出了開花彈被皇帝召見。
“你說說,這個開花彈是怎麼造出來的。”
看著面前唯唯諾諾的工匠,李自成和藹可親的問道。
“這開花彈也不難,和過去的開花彈沒有啥區別,就是用鐵鑄出一個空殼子,裡頭裝滿火藥,再裝個捻子,到了地方捻子燒完了自然也就炸了。關鍵是在這個木塞上……”
張老順提及自己熟悉的領域,反倒不像先前那麼緊張了。
“過去咱們用來引發火藥的引信是大都是在蘆葦管內裝上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需要打的遠近裁剪相應長度,開炮前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點燃火門上捻子發射。”
李自成點頭說道。
“那有那麼簡單啊,這開啟花彈用時先將火藥裝入藥室不說,還要再塞一層木板,然後上一寸多厚的土,然後將炮彈放入前膛,發射時,先從炮口點燃炮彈上引信,再點燃火門上捻子,這樣實在是繁瑣的很。”
對於開花彈,李自成並不陌生,在和明軍作戰的時候,也曾遭遇過開花彈的襲擊,他同樣也用開花彈打過官軍,但是開花彈打起來並不容易,甚至一不小心還有可能炸了大炮。
“就是這個理,這個新式開花彈不一樣就不一樣在這地方,這個炮彈塞的是一個木塞,木塞裡頭裝的是壓實的火藥,只要把炮彈裝在木碗裡頭,木碗下面裝上火藥包,發射時就自然點著炮頭的木捻子……”
打量著這枚炮彈,李自成略微點了下頭,就是這個不起眼的玩意,把東虜炸出了遼東,甚至直到現在,那些個東虜提著平虜軍的大炮時,都是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他們怕這個開花彈是怕到骨子裡去了。
這玩意到底有多厲害?
雖然見過他們打過開花彈,說實話,李自成也沒瞧出它厲害在那,但是出於小心,他還是讓大家按韃子教的法子來辦,畢竟,這夥明軍和過去見過的明軍可不一樣啊!
臨了,李自成自然又誇了張老順幾句,然後又命人賞他十兩銀子,張老順千恩萬謝的感激涕零的出去後,李自成的心裡犯起了嘀咕。
“這明軍打仗,難道都是靠這玩意?要是這樣的話,那個防炮棚可得多放些……”
尋思著防炮棚,李自成走到一張桌前,桌子上的模型是東虜帶過來的,這是他們逃到蒙古後,憑著在遼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對抗平虜軍槍炮的辦法。
長壕、防炮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