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本土,從貝爾法斯特等地出發的明軍出發的更快,從得到訊息,到鄭森這位駐歐全權大臣作出出兵的決定,再到全軍出發。前後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其實上,原本他們可以出發的更早,但是從愛爾蘭以及北法等地招募“僕從兵”和僱傭船隻都需要時間。
一個月後,1665年10月12日,這支以明軍為主、英格蘭人、愛爾蘭人以及法蘭西人為輔的“多國部隊”搭乘著一百餘艘艦船浩浩蕩蕩的駛出了貝爾法斯特,一路南下朝著直布羅陀駛去。
六天後,在船隊駛過了直布羅陀海峽時,凝視著海峽岸崖,鄭森對身邊的李晴午說道。
“子山,如果西班牙人於此地部署重炮,你率領艦隊能安全透過海峽嗎?”
身為分艦隊提督的李晴午,直接答道。
“透過是能透過,但是想安全透過,絕沒有絲毫可能,要是西班牙人有遠端重炮,艦隊想要透過的話,至少得損失一半以上!”
“這樣啊……”
沉吟片刻,鄭森沉聲道。
“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那將來就要想辦法把這裡拿下來!”
鄭森說的非常直接,甚至帶著不容質疑的味道,其實,作為駐歐全權大臣的他,在就任以來,一直研究著歐洲的地形,而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的直布羅陀自然早就引起了他的注意,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那自然要想一些辦法奪下來。
在鄭森看來,這正是他作為首任駐歐全權大臣的責任——儘可能的在歐洲為大明爭奪利益!
作為定海侯世子的鄭森,並不知道,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他的命運一直被皇帝操縱者,也正在皇帝的刻意安排下,他曾於軍中立下軍功,後來被皇帝賜婚,娶先帝長女為妻,三年前離開現役後,一直以皇親的身份主持宗人府。可謂是深得聖眷,而去年又被委任為駐歐全權大臣兼駐英總理大臣時,在南京一度有人以為其失寵。
可只有鄭森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在朝廷中,少有勳臣像他那樣,會說外語,擅長與西洋人打交道,而且這也是機會!
“身為全權大臣,歐洲事務你只需要自己作出判斷即可!都是自家人,朕會全力支援你!”
甚至就是鄭森自己,也沒想到,不過才一年的時間,他就碰到這樣的大事。而他也作出了最直接的選擇——出兵!
“不過,現在還不行,咱們眼下要爭取西班牙的支援,對了,西班牙的特使不是去了南京了嗎?”
提及西班牙國王派遣的特使,鄭森頗為可惜的搖頭說道。
“可惜離南京太遠,要不然,咱們倒也可以和他們談談直布羅陀。不過像這樣的地方,談肯定是談不下來的,有的地方,非得打下來不可……”
突然,桅杆頂部瞭望手的喊聲打斷了他的話語。
“海盜!發現在海盜!”
順著瞭望手手指的方向望去,船上的人看到了遠處出現了數十艘大小不一的帆船。
是巴巴里海盜!
“他們果然來了!”
李晴午放下望遠鏡激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