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年6月16日,倫敦。
大火仍然在燃燒著!
這場用120枚燃燒火箭彈引起的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的點燃了整個倫敦。當天晚上,整個倫敦就有一半的地區燃燒了起來,超過20000間房屋被燒燬、上百個教區的教堂在大火中被燒燬,甚至就連同聖保羅大教堂也在烈焰中被燒燬,連同古墓也遭殃,露出了像是木乃伊的屍首。
第二天,大火就延燒了整個城市,直到第三天,仍然在燃燒著,儘管十萬間民房被大火焚燬,歐洲最大城市倫敦——幾乎所有的建築都被大火燒燬。
這場火勢之猛,不僅超過了倫敦人的想象,甚至就連同這場大火的始作俑者,也無法相信這一切。
其實,這一切是必然的,畢竟,這個時代的倫敦,絕大多數建築都是木質的,而且城市消防設施——根本沒有。歷史上,八年後的那場大火燒起來的時候,倫敦人甚至只能悠哉悠哉的用手推小車裝載著各種家產逃離火海。
至於滅火……
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
而這場火的規模更大,燒的更急……
以至於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倫敦人根本就無力阻止,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大火吞噬了整個城市,甚至就連同“護國公”克倫威爾也不得不在衛隊的護衛下逃出他的王宮,逃到城外躲避這場火災。
甚至,直到6月15日上午,克倫威爾接到倫敦市長的稟報時,市長仍然宣稱大火是因為意外導致的,至於謠傳的什麼女巫之類的說法,當然被他直接忽視了。
女巫,也就是嚇嚇人的玩意。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大火明軍用燃燒彈施放的。
不過,到了15日中午時,克倫威爾終於得到了前方的稟報——明國艦隊佔領了查塔姆船塢以及希內斯炮臺。
在得知所有的軍艦都被焚燬之後,克倫威爾險些暈倒過去。
再然後,在熊熊大火之中,克倫威爾的模範軍出動了!
6月17日,倫敦仍然燃燒著,不過有些地方的火勢已經熄滅了,卻只剩下了一片廢墟,在廢墟之中,還有不少在大火中失去全部家當的人們,在那裡找尋著可用的家當,偶爾的人們可以聽到遠處的炮聲,那是從泰晤士河傳來的炮聲,那是明國人的軍艦在炮擊,在英格蘭的腹地進行炮擊,在過去的幾天中,闖進泰晤士河,闖進英格蘭心臟的明國艦隊不僅放火燒燬了這座城市,把整個城市變成了一片地赤地。
而且他們還在攻擊著英格蘭,泰晤士河上重炮轟鳴著,煙霧瀰漫著。
而英格蘭……完全無力抗衡!
數以萬計的英格蘭軍隊正在倫敦集結!
與此同時,大明與英格蘭的官方接觸,也在炮聲中開始了,在克倫威爾派出使者後,作為副使的王林躍乘著馬車,來到了倫敦城外一棟貴族的莊園,這裡是克倫威爾的“行宮”。
現在的倫敦甚至找不到幾棟完好無損的建築,甚至就連同城內的王宮已經毀於大火之中,所以克倫威爾,只能暫時住在城外。
在通往行宮的道路上,隨處可以看到手持長矛以及火槍的英格蘭兵,他們在不少地方都築起了堡壘,顯然是在防備明軍的進攻。
“看起來他們似乎都被嚇壞了!”
被嚇壞了!
這些英格蘭人真的被這場襲擊給嚇壞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不僅讓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軍艦,甚至就連首都也被燒成了一片赤地。
而更要命的是——這群始作俑者還大模大樣的站在軍艦上,呆在泰晤士河裡,壓根就沒有撤退的意思。
他們想幹什麼?
難道想要和英格蘭大打出手吧
“也不知道,能不能趁機簽署條約!”
王林躍暗自尋思著。
“炮艦政策”不過只是“政策”而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簽署條約,簽署什麼樣的條約呢?
其實也沒什麼啦,無非就是與通商有關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