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覺得這個建議好極了的查理二世君臣,都在彼此的眼中讀出了對方的想法——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表面上查理二世還是以一副頗為為難的說道:
“咳,但是,我畢竟是國王,向中國稱臣,或許可以幫助我恢復王權,但是英格蘭的貴族們呢?他們會同意向中國人稱臣嗎。”
“陛下,克倫威爾沒收了許多貴族的財產,不知多少保王黨人失去了他們的爵位和財產,如果向中國稱臣,可以摧毀克倫威爾的共和國,我想,他們是不會介意的。”
愛德華·海德直接了當的說道。
對於那些失去財產的貴族們來說,他們那裡會在乎什麼稱臣不稱臣,別說是向中國人稱臣,就是向教皇稱臣,只要教皇能夠幫助他們恢復往日的地位和財富,他們肯定也會向教皇稱臣,所謂的信仰,那裡比得上財富啊。
況且,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國人壓根就不在幾乎什麼信仰。
無論是天主教也好,新教也罷,清教也行,對於中國人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兩樣。
似乎,沒有什麼比向中國稱臣更好的選擇了。
當“中國通”倫伯朗神父極力鼓吹著所謂的“藩屬國”的好處時,建議查理二世向中國稱臣,以換取他們的支援時,在海峽對面的泰晤士河畔的查塔姆船塢,大明的使團艦隊正沐浴著夏日明媚的陽光。
不過,他們並沒有享受陽光,而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準備——克倫威爾正在調兵遣將,甚至從愛爾蘭以及蘇格蘭調來了他的軍隊。
不過朱由彬他們倒也沒有閒著,除了向入海口派出了兩艘軍艦,防止英格蘭人堵塞河道之外,他們還在這邊訓練起了英格蘭軍團,在過去的幾天中,他們足足武裝了一支八千人的僱傭軍。
在這一點上,他們確實做到了未雨綢繆。
當明軍的水手指揮著這支僱傭軍在曠野上訓練的時候,如果不看他們的旗幟,甚至可能會誤會這是克倫威爾的軍隊,紅色的軍裝、灰碣色的褲子……其實,這些軍裝也是繳獲克倫威爾的。
這個運輸大隊長,絕對是個稱職的大隊長。
不過對於克倫威爾這位運輸大隊長來說,在得知中國人居然用他的武器、他的軍裝,武裝起了一隻僱傭軍,在怒氣的斥責著那些人不知廉恥的背叛英格蘭的同時,還大聲詛咒道。
“等到擊敗他們之後,把那些為外國人服務的叛徒全都送上絞架。”
作為一個暴君,克倫威爾絕對稱得上是稱職的。,
“不能再等下去了!”
克倫威爾抬頭問道。
“喬治·蒙克和他的軍團到了什麼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