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曆1658年6月13日。
英吉利海峽。
和往常一樣,此時海峽上風很大,浪很高,海霧在海的上空瀰漫著。
而一支十六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就這樣在這片海域上,隨著海浪起伏著。
面若冰霜!
面若冰霜的朱由彬一言不發地站在“泰和”號的艦首,在他面前——陸地籠罩在海霧之中,儘管四周一片雨霧,但是閃電剌破這一片朦朧時,在艦隊的前方,在青色的電光中還有一道船影顯現,那是一艘英格蘭人的小船。
而在“泰和”號的後方,“鴻福號”、“泰昌號”、“昌達號”、“盛遠號”、“寧安號”、“清川號”……他們都跟隨在旗艦的後方,隨波起伏,艦上的水兵無不是用憤憤不平的目光注視著那艘英國人的小船。
就是這艘小船阻止他們的前進——英國人拒絕他們駛進普利矛斯港!
“郡王爺,現在怎麼辦!”
艦隊提督張名振低聲說道。而在他的身後,站著此次遠航的使團官員以及將領,既有文官,也有武官,但是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滿面怒色!
禁止大明船隊進港!
甚至直到現在,他們的腦海中,仍然忍不住浮現出幾個小時前的那一幕。
“……英格蘭對於明國船隊的造訪是表示歡迎的,但是鑑於英格蘭《航海條例》的法律要求,只有英國的商船才能攜帶貨物進入英國的港口,除非你們作出承諾,不在英國出售貴方船隻上的貨物,否則一律不得進港!”
“如果我不作出承諾呢?”
朱由彬的問題,透過通譯翻譯給了英國海關官員。
“那麼我只能表示遺撼了!”
富蘭克林確實非常遺撼啊!
在這支大型艦隊出現普利矛斯港外時,他被嚇了一跳,還以為是荷蘭人打了過來,可不曾想是大明的船隊。
大明船隊來了!
早在兩個月前就有這個“傳言”,可傳言卻變成了謠言,畢竟,誰都沒有見到大明船隊的模樣,而且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壓根就沒有任何有關大明船隊的訊息,自然的所有人都認為這是謠言。
以至於,在大明船隊出現普利矛斯港外的時候,富蘭克林和當地的官員無不是都傻了眼。
現在怎麼辦?
當然是要表示歡迎了。
不過歡迎歸歡迎,法律歸法律。
在迎接這個東方國家船隊到來的同時,富蘭克林有必要向他說明英格蘭共和國的法律——按照《航海條例》的要求,外國船隻是不能夠往英國運輸貨物的。這一點當然是為了保證英國的航海利益,其實大明也是一樣,只不過大明更直接了當,直接禁止了外國商船進入大明本土。
其實,富蘭克林以及地方官員之所以會作出這個決定,是為了免責——眾所周知護國公,就是那個獨裁者克倫威爾是極其霸道的,如果他們違反了法律,那麼等待他們的肯定是極為嚴厲的懲罰。
如果菲利斯少將在的話,或許會更好了一些——三年前,克倫威爾把全國劃分為十一個軍區,每個軍區由一名少將領導,實行軍事統治,不僅居民活動受到監視,對敢於批評共和國的人士也是極盡打壓。
而菲利斯少將就是軍區的司令官,只不過他現在正在倫敦向護國公請功。根本就不在這裡。為了逃避責任,富蘭克林等人就採用了最平常的方式——這可是極為公平的待遇啊。
就是西班牙享受的也是這個待遇。
可……問題是,現在來的是大明!
是天朝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