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奏疏讀完以後,崇禎已經作好了重大決定,原本還尋思著誰代替洪承疇的他,現在有合適的人選了。
於是便果斷地吩咐道。
“去,快替我擬旨,派範復粹代替洪承疇總督天下勤王兵馬。”
“洪承疇呢?”
王承恩怯怯地問。
“著他來京聽勘!”
王承恩的心中一跳,偷偷地向皇帝的臉上瞟了一眼,看到皇爺臉上閃過一道怒容。他知道洪承疇並沒有打過敗仗,但是洪承疇也沒有立下功勞,現在孔林讓人家給燒了,皇爺總要給天下讀書一個人交待吧!
他洪承疇就是交待了!
猜出皇爺的心思後,王承恩便遵照皇爺的吩咐出去擬旨。他剛走到廊下,又被皇爺給他叫了回來。他躬身肅立在爺帝面前,等候著新的吩咐。但崇禎什麼話也沒說,顯然是等不及由秉筆太監代他擬旨,自己提起來了一支狼毫筆,飛快地寫出一個手詔:
“輔臣範復粹疏請督師,情詞慷慨,殊堪嘉慰。著該輔臣即赴清河軍前,總督諸鎮,相機而事,以安邦國。至洪承疇,督師良久,勞師無攻,畏葸不前,至東虜全軍而返,實堪痛恨,著即褫去本兼各職,來京聽勘,欽此!”
儘管做出了這個決定,但是崇禎的心裡也明白,目前大臣中威望高,經驗多,能夠替他坐鎮遼東抵禦清兵的只有洪承疇,他最好還是原諒他的過錯,使他更知道感恩圖報。
先稍加處置,讓他體會一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吧!
崇禎這麼一想心頭上怒氣消了一些,便是他卻仍然感到無比的焦急和沉重,幾乎每一次,都是如此。看著文書上流寇作亂的內容,他扔下文書,靠在椅背上,仰視宮頂,自言自語地小聲說:
“唉,怎麼辦呢?流寇橫行如此!現在河南到處都是饑民,萬一這些流寇逆賊倘若不能迅速撲滅的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到時候可該怎麼辦呢?”
想來想去,就在崇禎的心裡憂著流寇的時候。這個太監剛走,秉筆太監王承恩拿著一封奏疏進來,恭恭敬敬地放在御案上邊。
“誰的奏本?”
崇禎發問時,心底不由一陣發毛,難道又是什麼壞事?什麼時候能有幾件好事啊!現在他甚至懷念起張春回來的時帶回的“好訊息”了,儘管是朱慈穎破的瀋陽,可於大明來說總歸是件好事啊。
“是衍聖公孔胤植的。”
“什麼事兒?”
崇禎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必定是衍聖公孔胤植哭訴聖林被焚的事情了。
“他奏洪承疇擁兵避戰,私通多爾袞,坐視虜兵離境,阻攔援兵擊虜……”
崇禎把眼睛一瞪,拿起來衍聖公孔胤植的奏疏略略一看,便明白了全部內容,恨恨地罵道:
“洪承疇……當真是該死!”
王承恩明曉得衍聖公孔胤植的話多不可靠,但嘴裡卻不敢吐露一字。
衍聖公孔胤植的奏疏或許不可靠,可問題是,他的話說到了皇帝心眼裡啊!
聖林被燒都是因為洪承疇和皇帝沒有絲毫的關係。所以,陛下您一定要嚴懲洪承疇,好給天下一個交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