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強的眉頭一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在這個時候,要見我,他就不怕我一槍崩了他?
要不然一炮也行,前陣子剛從俄羅斯那邊回來,弄個一門zis3,不是打坦克的,是留著打狙擊的……炮狙!
要不然在他的身上試試?
那玩意老厲害了!
……
崇禎十四年正月十七。
這是朱國強在這裡度過的第二個春節,不過,春節剛過,他來到了威遠堡。這裡距離鴨綠江口不到200裡。
堡壘是座小稜堡,而在三十里之外,同樣也有一座建奴的堡壘——居然也是一座簡易的土築稜堡,這可真是活久見。
這個時代的滿清學習能力可真夠強的!自己這邊剛開始修建稜堡,他們也是有模有樣的修了起來,想來也是,其實稜堡在明末的時候,已經傳入大明幾十年,大明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就開始用稜堡改造舊衛城,而孔有德他們當然也接觸過稜堡,修起來自然不費力,況且,現在“大清人民的好朋友”揆一他們還在幫助黃臺吉訓練所謂的“八旗新軍”,而他們當然也把荷蘭式的稜堡引入了滿清——泥土代替磚石牆體構築斜坡堤。
不過,很快更為驚人的訊息,卻讓朱國強一時間甚至無法消化掉它。
“世子爺,這是我們在朝鮮的探子剛探來的訊息,一個月前,建奴徵發了1600個船匠、1500名鐵匠以及五千個工匠在江口建了船廠,昨天探子送來了情報顯示,他們建造的四艘海船已經接近完工了……”
見鬼了!
愕然的睜大眼睛,朱國強的心裡只剩下這個念頭。
儘管紙上的圖樣談不上標準,但仍然能看出來她完全就是艘西式的蓋倫帆船。
滿清居然造起了蓋倫船!
這簡直就是……這個韃子,也太出乎人們的意料了吧!
難不成他們要練海軍?
朱國強的心裡暗自嘀咕道。
這事實在是匪夷所思了,但更讓他感覺詫異的恐怕還是這個時代建奴的學習能力之強,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他們不但練起了火器化的“八旗新軍”,而且還造起了蓋倫船。
這簡直就是韃子的屬性嘛!
或許,這就是黃臺吉與他的子孫們不同的地方吧!
其實,在東亞造蓋倫船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早在1604年,德川家康就流落到日本的英國水手威廉·亞當牽頭,為日本建造他們歷史上的第一艘西式帆船。那是艘120噸的蓋倫帆船。也是當時歐洲流行的航海船型,對於造船業欠佳的日本來說,可謂是非常巨大的跨越。
九年後,一艘更大的蓋倫船“伊達丸”開始在原本航海業不發達的本州東北部開工。其排水量高達500噸,並配有16門專用火炮,遠超過此前的2艘小打小鬧。為此,幕府依靠沿海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工程師協助,動用800名造船工人、700名鐵匠和3000名木匠參與工作。最終只用45天完成了被西方人稱為“聖胡安巴蒂斯特號”的日本最大遠航船隻。
而更令人吃驚的是什麼呢?
這兩艘船都走了西班牙人開創的太平洋航線!
日本人造了蓋倫船,大明有沒有造蓋倫船?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不過它們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太多的筆墨。
不過,他們都是有貿易需求,才造的蓋倫船好吧。問題是,韃子造蓋倫船幹什麼?
難道他們想開闢貿易航線?他們賣什麼東西?往歐洲賣人參?還是貂皮?這不是開玩笑嘛。
突然,朱國強想到之前得到的那份情報——滿清到日本貿易不成,劫掠了一座日本城市。